1、不逗逼不活。看到臉萌創始人郭列的招人標準,有很特殊的一條:“不逗逼的不要”。我都驚呆了,我們招人,一般都是“不靠譜的不要”。不過,90后的產品也比較逗逼,比如臉萌,比如彈幕,三觀太傳統的話,真是做不出來。你是看好80后,還是90后?
2、很堅定,這點其實很難得。IDG研究認為,90后創業者的普遍特征是,有眼界、有見識的情況下,有更少來自于物質與家庭的壓力,在創業方向上更加理想化、更加堅定。這種堅定,做的是自己喜歡和內心認可的事情,而不是出于商業模式、賺錢的事情。
3、移動互聯網的大紅利期可能是90后創業者。我們看中國互聯網第一波大佬的出生日期,丁磊是1971年,雷軍是1969年,馬化騰是1971年,李彥宏是1968年。換句話說,1970年左右出生的人,長大后剛好碰到互聯網的大風口,成功的可能性就是大很多,這就是風口理論。下一波移動互聯網的大紅利,90后創業者很有機會。
“一個全新的時代已經來了,我們越早意識到這個趨勢越好。”湯道生說,騰訊公司很擔心未來不懂90后、00后。QQ伴隨著80后的成長,但騰訊不能帶著對80后的認知試圖走進90后和00后的世界。今年下半年,騰訊將組建“90后企業家俱樂部”,希望向年輕人學習。顯然90后更懂90后。就像當初,除非是高中生或者大學生,否則很難理解為什么Facebook可以值幾十億美元,創建之初,那只不過是一個在線目錄。
在他的招人標準中有很特殊的一條,“不逗逼的不要”。
“他們創業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出于自己的理想和興趣。沒有那么現實,那么世故。我很喜歡他們品質中的這一點。”李豐說。孫宇晨的創業偶像不再是柳傳志、馬云這些老一代企業家,而是Tesla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馬斯克好幾條戰線幾家公司同時開戰,全是巨顛覆的。他能夠把創業的激情和能力延續這么久,真是創業者中的異類。”也有90后創業者寧可將80后創業者聚美優品CEO陳歐視作自己的偶像。他僅用4年時間就完成了一家創業公司從零到IPO的過程。比柳傳志、馬云、王石甚至張朝陽那一代企業家顯得更加可觸及。
“對90后創業者不應有過高的要求。小米的核心團隊平均已經43歲,沒有一個是90后。現在要90后創業者做個‘小小米’不太可能,也很不公平。”時代給今天90后創業者的挑戰是,機會更多,但壓力更大、時間更少。2003年中國互聯網用戶只有7500萬,而今天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突破6億,留給小公司的時間窗口并不多。90后必須利用自己對新用戶群體的理解優勢,快速奔跑,和80后、70后打個時間差。
歡迎光臨 隨州網 (http://www.www-77hhh.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