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 當你在一些寺廟場所向功德箱內投錢的時候,你知道這些錢最后都去哪兒了嗎?你是否能接受,很多“功德箱”,其實是旅游景區甚至上市公司攫取利潤的工具?
潭柘寺超七成“功德箱”和僧眾無關?
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的千年古剎潭柘寺,如今是國家4A級景區。進入寺內數十個殿,“功德箱”隨處可見。這些刷著紅漆的功德箱分兩種,一種正面寫著“功德箱”,一種正面寫著“廣種福田”,后者較舊。
按照潭柘寺常規游覽線路一路數下來,當天開放的景區內各殿竟一共有70個功德箱,其中寫著“功德箱”的箱子53個。各殿放置功德箱的數量也頗為懸殊:大雄寶殿、圓通寶殿等殿內,只有一兩個“廣種福田”功德箱,而景區側方的小殿反而功德箱甚多,如東觀音洞有“功德箱”7個、小小的財神殿甚至有“功德箱”12個。
大雄寶殿內的一名僧人透露出了秘密:寫著“廣種福田”的功德箱屬于住寺僧團所有,而寫著“功德箱”的全都屬景區所有。
也就是說,53個“功德箱”都屬于景區,超過總數的七成,信眾和游客若投錢到這些“功德箱”,最后都成了景區的收入!
離潭柘寺不遠的另一座千年古剎戒臺寺內,同樣有兩種類型的功德箱,記者在當天開放的各殿粗略數了一遍,正面寫著“廣種福田”的功德箱有3個,寫著“功德箱”的則有10個。
一名住寺僧人告訴記者,類似于大雄寶殿內寫著“廣種福田”的功德箱屬于僧團所有,其余是景區設的。
在北京其他一些寺院景區,同樣存在不同外形的功德箱,一些居士和工作人員介紹,有的功德箱歸寺院(即僧團)所有,有的功德箱(比如放置在一些售賣旅游紀念品的案臺或燃香點燭的案爐邊的),均是景區開發部門自己設立。
信眾捐助疑入景區建設自籌資金
景區包圍寺院、借助宗教斂財的“功德箱經濟”,在國內很多地方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譬如不少媒體曾報道,陜西某知名寺廟景區瘋狂斂財,甚至給每一個功德箱都安排了創收指標。
北京京西風光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2010年發出的一份上市公司公告《潭柘寺景區創5A升級改造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里,潭柘寺創5A景區項目計劃總投資額11853.44萬元,其中7880萬元擬通過向中國華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籌集,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籌解決。也就是說,有近4000萬元的資金,需要另謀財路。
戒臺寺內一名售賣紀念品的工作人員說,所謂“自籌解決”,“還得靠這些(功德箱、香燭燈及紀念品等),大家的施舍,善男信女捐錢”。
北京市佛教協會一名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景區開發部門違規設立功德箱,之所以難以管理,主要是“幾乎沒有成本,我們前腳去取締,第二天就能死灰復燃”。
對于寺廟等宗教場所的功德箱規范管理,尚無全國層面的統一規定。
■ 說法
“非宗教團體不能私設功德箱”
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宗教事務條例》中規定,宗教活動場所可按宗教習慣接受公民的捐獻,但不得強迫或者攤派。非宗教團體、非宗教活動場所不得組織、舉行宗教活動,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獻。
中華文化促進會佛教文化中心副主任、青海省北海禪院住持明賢法師告訴記者,這些以寺院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景區及管理部門,不是宗教團體,根本無權設立功德箱,他們的功德箱在正規僧團管理的功德箱中間“魚龍混設”,其實質是“借佛斂財”,是一種詐騙行為。
北京市宗教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托寺院開發的景區內,售賣相關紀念品等活動屬于合法經營行為,但不允許其私設功德箱,更不允許個人或企業私下承包或管理經營。換句話說,如果景區內一些不屬于宗教活動場所,比如景區自建的場所內,不能設功德箱;即使是在正規宗教活動場所內,景區管理部門不屬于宗教團體、也不能私設功德箱,如有就是違規行為。
據介紹,目前潭柘寺和戒臺寺實際經營權歸于北京京西風光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記者多次提出采訪請求,對方均未接受。
事實+法門寺在“功德箱財政”中淪陷
去年初夏,南方周末揭批“法門寺景區”的文章《斗法法門寺》一出,大眾立刻看到了一段觸目驚心的爆料:“這里的每一個功德箱,都有創收指標;每一尊佛像,都有供養的明碼標價。”甚至景區的《戰略策劃綱要》中明文寫道:“項目開發必須優化投資結構,降低商業性投資在建設資金中的比例,應盡量借助佛教界向社會和廣大信眾募集無回報的捐贈資金。”
根據媒體報道,“獨自面對佛祖”的路在哪里?法門寺景區給了一個答案:功德箱里有錢。而法門寺集團的銀行賬戶,是這筆功德款的最終去處。報道稱,功德款中絕大部分,是用于償還景區文化產業集團的銀行貸款。
自2009年5月9日開園后,5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法門寺景區在公共輿論的鄙夷中一直無法翻身盈利,只能苦苦支撐。南方周末奚落道:“參與游戲的幾方(寶雞政府、曲江系等)在出發不久后就摔倒在地,在法的門前扭作一團”。如今,“法門寺景區”高達數十億的債務,讓當地政府欲哭無淚。(騰訊新聞綜合報道)
歡迎光臨 隨州網 (http://www.www-77hhh.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