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

標題: 【老三屆講往事】小肚子上的“痔瘡” [打印本頁]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1-27 15:58
標題: 【老三屆講往事】小肚子上的“痔瘡”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1-27 16:07 編輯

   (, 下載次數: 310)

【老三屆講往事】小肚子上的“痔瘡”
      看到隨網上楊林君寫了一熱帖:《說說我的痔瘡手術治療經歷》。讀后,讓我回憶起一件關于“痔瘡”的塵封往事,如平鋪直述這往事, 一定會讓70后80后到90后的一眾小童鞋們感到匪夷所思,純屬“老三屆”打胡說。看來,真要展開來講講,還得添油加醋包裝一伙。雖說寫帖用的“標題黨”,但帖中是我親歷之事。今日寫寫,從一個側面呈現五六十年前的社會歷史風貌。
      我在少年時,最吸引我的是混在茶館里聽人講書,只有集鎮上的“星級”茶館,才有這“高消費”的“說書”節目。聽一晚上說書并附代茶資,收銀人民幣5分大洋。說書人一人一桌一“驚堂木 ”而已,(“驚堂木”一塊小硬木做的)。其保留節目就是《三俠五義》《薛丁山反唐》《 薛仁貴征西》等。當說書人說到精彩處,“驚堂木”在桌上一拍,高聲說道:“花開兩朵另表一枝”,就插渾打科,茶倌老兒開始挨個收茶錢了,我們這些揩油白聽的,自然被逐出茶館。依這說書人套路,我這帖也來個“花開兩朵另表一枝”。先講講關于這“痔瘡”一事的來龍去脈。
       1957年整風反右時,我父親從縣衛生科醫療股長和縣醫院主治醫生的位置上,定為右派份子 ,打發到公社衛生所。直到50多歲死在鄉村。 我父親為社員治病的佚事,在現今新街一帶,五十歲以上老者有口皆碑。
       依網友“不老的小草”講述:他曾在安居區任團委書記。因父親腹部不適等癥,住在區衛生院。一個療程下來,腹部仍然不適,排尿也不順暢了 ,醫生診斷為肝腹水。看到父親病情惡化,“不老的小草”四處尋醫問藥。一位公社干部告 訴他:“新街的卓醫生瞧疒騷靠,不防一試。但這人是國民黨軍醫、反革命,去時進側門,在人少時找他……”。按此叮囑,“不老的小草”送父親去新街就診。
        我父親讓他父親站在亮處,迎光一看,哈哈一笑:“你可也回家干農活挑草頭了。但必須今夜開始按時服下18粒藥丸,收費五角四分(0 54元)”。經我父親用藥后,“不老的小草”重病的父親即恢復了健康”。
        我父親是神醫嗎?不是。他只不過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不老的小草”的父親,患的應是農村一種寄生蟲病,鉤蟲病。
        因有我父親這“名醫”罩著,初中考不取高中的我,公社領導特批我進公社衛生所當中醫學徒,月薪13元大洋。名正言順地成為“小卓醫生”,時年16歲。
        當上“小卓醫生”的我,正兒八經坐在門診上陪著醫生了……一天,一位大媽來衛生所看病,由做農村婦女保健的孫嬸看診,湊巧我在旁,當大媽脫下外褲露出病患部時,遲疑地看了看我這不大不小的“中醫學徒”。孫嬸才發覺我在旁邊,支吾我出去辦事,對我補了一句:“農村的痔瘡病”。我聽后孤疑起來,這“痔瘡”怎么會長在小腹部下面,還一截肛腸都出來了……?
        時隔不久,上級領導布置公社衛生所中心工作 ,既防治農村婦女病“子宮脫垂”,所長指派我去采集田螺。寒冬臘月,上哪去摸田螺?
        四處轉悠,衛生所之北幾里,有個曹個水寨灣子。社員們要給麥田挑塘泥增產,在快抽干水的堰塘里,用一種“泥網”撈魚。一根一米多長的粗木棍,橫掛一張袋狀小網,網口掛多個鐵腳子,沉在泥面,牽著長長的麻繩,繞到塘對面拉過 來,這種“泥網”,網的魚兒不多,泥面上的田螺到還拉上不少。很快我能揀一竹簍子,淘泥剃肉,在衛生所廚房將田螺炒干水份,再炒焦黃后裝入碾中藥的鐵碾糟,碾末包裝,送各大隊衛生室,由衛生員(赤腳醫生)分送患子宮脫垂疒的社員吞服。
        這種神奇的中醫方劑,對治療子宮脫垂的婦科病療效如何,我就不清楚了。大慨是中醫的食補理論,吃嘛補嘛。要壯陽就吃虎鞭狗鞭,要讓脫出的宮頸“痔瘡”縮進去 ,去吃田螺殼,不就能象田螺一樣,縮回殼里去嗎!
    注:接樓下續寫
附:說說我的痔瘡手術治療經歷(呃,沒痔瘡的就不要看了)
http://www.www-77hh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4646&fromuid=16637920
(出處: 隨州網)

@yanglin @yanglin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1-27 16:00
        用今天的社會生活質量與五十年前相比,真可為兩個世界。放在今天,70后80后已婚婦女患子宮脫垂婦科病可喟匪夷所思。要知道50年前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婦女可是農村的主要勞動力。也就是70后80后的奶奶輩,她們是么樣在勞作呀!
       50年前的農村中年婦女,一般都生育四胎以上兒女,家大口闊,一家的生活來源,全靠在生產隊搶“工分”。這搶“工分”是個什么慨念?粗線條來說,就是生產隊的全體勞動力制定個勞動報酬基數,類同現在工資。例如:生產隊強壯男勞動力全日勞作定10個工分,婦女強壯勞動力只能定8個工分,余下老弱病殘遞減勞動工分。生產隊有專職記工員,當天收工前為每家一式兩份記工,在你個人保管的記工冊上記下你全家人出工的工分。半年一預算,年終總決算。
       生產隊的工分含金量如何?隨縣全境,除少數產糧大戶生產隊,一個男勞動力全年口糧定量為420斤毛糧(稻谷小麥),大部分生產隊為360斤毛糧。婦女兒童老人依次遞減定出標準。這是縣和公社的基本政策。落實到生產隊就成為“搶工分”了。生產隊將口糧與一切社員生活資料都打包在工分里。只有在生產隊出工,多做工分,才能分到工分里包念的生存基本資料,糧棉油。你勞作一天到黑,才能得到一斤毛糧(稻谷或小麥及其他)。
       一個隊的糧棉油生產數,都是上面公社派人接田畝產量制定。叫做交足國家的,留下集體的。一個生產隊全年現金收入,只有給國家交公糧賣余糧才見到錢。好的隊,勞動力一天有三幾毛錢報酬,差的隊,勞動一年還要倒找(貼)生產隊的錢。當時有句順口溜:“一年吃個360,穿條破褲露半頭”。“吃南瓜燕黃瓜,省的糧食賣國家”。
       社員要另花錢么辦?靠雞屁股。散養幾只雞當銀行。一斤雞蛋在大隊代銷店(公社供銷社的基層店),可賣到三角八分錢到四角二分錢,同時可得到一小盒火柴或二兩糖及二兩鹽或二兩點燈煤油等的購買票證。有勞動力的家庭可養一頭“派購豬”,一年下來,養到120斤時才可賣到公社食品所,售價40元左右。可得到50斤飼養糧等票證,同時可在當年殺一頭豬自吃。沒條件養豬的社員,過年了才會得到生產隊分的幾斤肉。(但生產隊也必須先完成牲豬派購任務才可殺豬分食)。
      在人民公社時,農村的多發病就有中年婦女的子宮脫垂病,上面又沒有專門撥款,衛生所長才派我去制“螺粉沖劑”,如這制劑真有療效,當下,在城南新區開家《老三屆藥廠》,不知能火一把嗎?沒市場呀,當下30歲以上女女有幾人得這種病?
      五十年前,農村中年婦女,天剛亮聽到生產隊敲鐵筒聲音,糊巴著睡眼,下地干農活。二三個時辰后返家,燒火做飯料理家務。家事多點的,端上飯碗生產隊又敲出工鐘了。只好上噸吃的碗下噸冼。人前腳走,雞就站在灶臺上了……
      臉朝黃土背朝天,工間讓息會,立馬坐田梗上做針線活。天黑看不到莊稼了生產隊才放工。到服侍一家人和雞鴨豬狗后,還要做會針線活。勞累到黑夜,上床躺下,不要臉的男人還要和他做一個小時腑臥撐……也不全怪男人,公社要治山治水、修水利上三線,外出做派工,只有農忙才回家。隊上婦女成了全勞力。
      緊緊巴巴的口糧,自留地種點菜,一年隊上分幾斤棉籽油,一個雞蛋都要換錢,上老下小六七張嘴,全靠她操勞,營養、衛生加勞累,不得這婦科病可能嗎?
      …………
此帖暫寫于此,明天另開一帖。續寫《老三屆講往事》
      



作者: 婉婉    時間: 2015-1-27 16:06
坐板凳聽故事
作者: 讀書狼    時間: 2015-1-27 16:19
婉婉 發表于 2015-1-27 16:06
坐板凳聽故事

坐地上聽老故事
作者: 讀書狼    時間: 2015-1-27 16:24
老三屆 發表于 2015-1-27 16:00
用今天的社會生活質量與五十年前相比,真可為兩個世界。放在今天,70后80后已婚婦女患子宮脫垂婦科 ...

那時全國搞戶口居住,糧油憑戶口供應,農村人離開生產隊連飯都沒得吃的。
作者: szhfgs    時間: 2015-1-27 16:48
現在聽是稀奇事
作者: yanglin    時間: 2015-1-27 17:02
真是窮苦病,年輕人再想象也體會不到那些人的生活感受
作者: 海的聲音    時間: 2015-1-27 17:33
沙發板凳都被搶走了!

我站在邊上再聽老三屆講往事!
作者: 攜手幸運    時間: 2015-1-27 17:49
好長,終于看完了。。。。。
作者: 冷露凝霜    時間: 2015-1-27 19:52
想起了小時候,半夜睡醒了我媽還在床邊坐著納鞋底。家里七口人,五個吃閑飯的,生產隊分糧食的時候,別人家拿擔子挑糧食回去,我家總是拿個盆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1-27 19:59
冷露凝霜 發表于 2015-1-27 19:52
想起了小時候,半夜睡醒了我媽還在床邊坐著納鞋底。家里七口人,五個吃閑飯的,生產隊分糧食的時候,別人家 ...

是呵,歷史的碎片,是那么沉重……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5-1-27 21:03
為老醫生的點贊現在這樣經驗豐富的醫生真的不多了
作者: ~云淡風輕~    時間: 2015-1-27 23:53
時代不同了,那時都是家大口闊,掙分錢都不容易~~現在的多小年輕都趕上好時代,多數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得懶病的倒還不少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1-28 15:57
yanglin 發表于 2015-1-27 17:02
真是窮苦病,年輕人再想象也體會不到那些人的生活感受

辛苦寫帖,24小時一百多點擊……郁悶
自我加精華試試
作者: 柳冰雪    時間: 2015-1-30 16:33
看了那張照片,想起了農業學大寨。
作者: 龍行天下123    時間: 2015-1-31 09:19
農村的老年人都說現在的社會好,放眼世界中國發展還是慢、不平衡
作者: 午夜飛行    時間: 2015-2-2 19:07
氓氓~
作者: 封江游子    時間: 2015-2-3 17:54
樓上的說你看了不該看的地方。


寫的很真實,那個時代太苦了。
作者: 不老的小草    時間: 2015-2-5 12:05
老三屆講述的全是真人、真事、真情、真感覺,現在的中、輕年人多看看這類的文章是有很多好處的,至少是可以增加對我國那個時代農村真實歷史狀況的了解啊!
作者: 西風烈馬    時間: 2015-2-5 21:55
這老黃歷被老三屆翻出來曬曬,真是原汁原味,小時候農村大人搶工分,辛苦勞作的場景一幕幕浮出在眼前了。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6-3 12:57
不老的小草 發表于 2015-2-5 12:05
老三屆講述的全是真人、真事、真情、真感覺,現在的中、輕年人多看看這類的文章是有很多好處的,至少是可以 ...

加局,您的評帖真是功夫獨到,沒經歷那個時代的年青人,還真不知那段歷史。
這是我在新街衛生所的一段親身經歷。
謝謝您。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6-3 12:59
西風烈馬 發表于 2015-2-5 21:55
這老黃歷被老三屆翻出來曬曬,真是原汁原味,小時候農村大人搶工分,辛苦勞作的場景一幕幕浮出在眼前了。

是呵,一段真實的歷史。




歡迎光臨 隨州網 (http://www.www-77hh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www.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伊人久99久女女视频精品免| 91精品国产手机|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 2021国产精品露脸在线|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99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