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

標題: 隋文帝不懂易理改“隨”為“隋” [打印本頁]

作者: 滴滴答    時間: 2016-1-10 11:18
標題: 隋文帝不懂易理改“隨”為“隋”
來源:廣州日報
 


隋朝的國號,源于隨州,本應寫作“隨”,但隋文帝因忌諱“隨”字有“走”字旁,遂改“隨”為“隋”。且在治國理念上完全忽略了“隨”在《周易》中的深刻含義,為人刻薄,聽信讒言,“隨”失其正,遺禍子孫。


文/圖鐘葵


隋朝的國號源于隨州


《周易》有一卦名為隨卦,中國歷史上有一朝代名為隋朝。“隨”與“隋”,讀音相同,字形相近,但含義不一樣。《說文解字》釋“隨”為“從”(順從、跟從),釋“隋”為“裂肉”(殘余的祭品)。


本來,沒有必要把隨卦和隋朝的國號扯在一起,只因歷史上一直有隋文帝楊堅改“隨”為“隋”之說,才引起了筆者的關注。經過追蹤溯源和一番梳理,才發現隋朝的國號源于隨州,而隨州之名可能與隨卦有關聯,隋文帝不懂隨卦的深刻內涵,只從字形字義上理解“隨”字,以為把“隨”字的“走”字旁去掉就萬事大吉了,卻沒料到大隋江山只傳了兩世,就匆匆地“走”了。


隋朝國號和隨州的歷史淵源關系,要從楊堅的父親“隨國公”楊忠說起。楊忠是西魏、北周時的名將,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西魏大統十五年(公元549年),楊忠率軍攻克南朝梁的隨郡(即隨州),翌年又攻克安陸,使漢東(漢水以東地區)盡為西魏所有。西魏恭帝初年,被賜姓“普六茹氏”。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楊忠晉爵“隨國公”,食邑一萬戶,另在竟陵縣食邑一千戶。楊忠死后,楊堅襲父爵為“隨國公”。北周末年,楊堅晉爵為“隨王”后,其封地擴至二十郡,變為“隨國”。改朝換代之后,便以“隋”為國號。至于隋文帝為何把“隨”改為“隋”,暫且不表,留待下面討論。


先以己隨人


才能得到人來隨己的效果


先來探討一下隨州與隨卦的關系。“隨”這個名稱,應在西周前已有,西周時出現的隨國,乃是王族中某一支分封于“隨”地。而據史料記載,神農氏誕生于隨州厲山,號“厲山氏”,因創造了“三易”(《連山》、《歸藏》、《周易》)之一的《連山》,后人又稱他為“連山氏”。因此,有學者大膽地推斷,“隨”得名于《連山》中的隨卦。雖然這個推斷還有待論證,但“隨”確實與“三易”有密切關系,要了解“隨”的內涵,僅從文字本身入手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三易”為依據,才能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周易》的隨卦,《歸藏》稱為“馬徒”。所謂“馬徒”,即《周禮》所說的“前驅”。古代王公貴人出行,必有隨從在馬前鳴鑼開道,稱為“前驅”或“前馬”。據《國語·越語》記載,越王勾踐曾為吳王夫差的“前馬”。此名稱與卦象頗為吻合,該卦由“八經卦”的兌卦和震卦組成,兌在上(前),震在下(后),震為馬,兌為口,為傳呼,這一組合就是一幅“前馬”之象,可見古人的形象思維是多么豐富。《周易》則取其“隨從”之義,命名為“隨”,再進一步引申為“隨時”,表明《周易》比《歸藏》更側重義理。


《周易》認為,因震為動,兌為悅,隨卦有此動而彼悅之意。且隨卦上下二體及諸爻之位,均呈現“剛下于柔”之象,猶如以貴下賤,以多問寡。即地位高的人屈尊以禮遇地位低微的人,學問淵博的人主動向學問少的人請教,先以己隨人,才能得到人來隨己的效果。如果這樣做的話,上下彼此的關系必然很和諧。“卦辭”說:“隨,元亨利貞,無咎。”這里有兩重含義,一是無論己隨人還是人隨己,都要隨得其道,才能“大亨”,正如宋代易學家程頤所說的:“凡人君之從善,臣下之奉命,學者之從義,臨事而從長,皆隨也。隨之道,利在于貞正,隨得其正,然后能大亨而無咎。失其正則有咎矣,豈能亨乎?”二是要順從自然規律,“元亨利貞”象征春夏秋冬,天下萬物的“生長化收藏”都不能違背自然規律。所以“彖傳”稱:“天下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大象”也強調:“澤(兌為澤)中有雷(震為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自然界雷發于春之震,收聲于兌之秋,日出于東方之震,落于西方之兌。“君子”觀此卦象,生活起居應隨時而行,白天自強不息,向晚則按時休息,以安其身,這就是“隨時”之理。


劉邦將“隨”字運用得出神入化


但隋文帝似乎完全不懂得這些易理,他所認知的“隨”字,只是帶有“走”字旁的“隨”。后人猜測隋文帝可能鑒于前朝“周、齊奔走不寧”,忌諱“隨”字有“走”字旁,遂去“走”作“隋”,以為國號。雖然史書沒有明說此事,但這種猜測不無道理。反對者認為在古代“隨”、“隋”通用,隋文帝并沒有刻意改“隨”為“隋”。但證之史實及考古發掘,“隨州”的“隨”字在隋朝之前沒改過,而隋文帝即位后不久便將“隨州”改為“隋州”,“隨州”之名,直至宋初才恢復。且隋朝石刻無不寫作“隋”字,如果當時允許“隨”、“隋”通用,不應該出現這種現象。


由此可見,隋文帝改“隨”為“隋”,并非子虛烏有之事。史書稱,隋文帝“雅好符瑞,暗于大道”,他忌諱“隨”字的“走”字旁,是很有可能的。

隋文帝以“隋”為國號,在治國理政方面卻不懂“隨”的道理。為君者若要天下人隨己,需懂隨卦之道。劉邦之所以能成就大業并使江山延續了四百余年,就是因為面臨重大決策時都會“隨人”,他雖然和隋文帝一樣不學無術,但從善如流,計謀“隨”張良、陳平等人,后勤保障“隨”蕭何,打仗“隨”韓信,定都“隨”婁敬,制禮“隨”叔孫通,把“隨”字運用得出神入化,這正是他的過人之處。



隋代二帝不“隨”正道國祚不長



相比之下,隋文帝的所作所為連史書的作者也不敢恭維。《隋書》在肯定了他所取得的成就后,筆鋒一轉,評論道:“但素無術學,不能盡下。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說他不學無術又不肯虛心向人請教,能用人卻不能盡其才。為人刻薄,不肯“隨”正確的意見。晚年時更偏離正道,“聽哲婦之言,惑邪臣之說”,“隨”失其正,以致“溺寵廢嫡(廢太子楊勇),托付失所。滅父子之道,開昆弟之隙,縱其尋斧剪伐本枝。墳土未干,子孫繼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



可悲的是,其繼承人隋煬帝雖然熟讀《周易》,卻也不懂隨卦之道,恃才傲物,自以為是,最終無人追隨,眾叛親離,身死國滅。



有趣的是,隋文帝改“隨”為“隋”,清代才子袁枚則改“隋”為“隨”。他辭官后在金陵買了原江寧織造隋赫得的“隋園”,并改名為“隨園”,取《周易》隨卦“天下隨時”之義。后來在“隨園”寓居近50載,修身養性,怡然自樂。他還寫道:“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余之‘隨園’也。”可惜此名園已不存。袁枚族孫袁起據歷史和記憶繪出《隨園圖》,現藏于南京博物院




作者: happy_happy    時間: 2016-1-10 13:25
什么都不說,過去隨國的隨不是隋,也不是隨,而是隨。

記者也在扯卵蛋!
作者: 滴滴答    時間: 2016-2-1 21:32
happy_happy 發表于 2016-1-10 13:25
什么都不說,過去隨國的隨不是隋,也不是隨,而是隨。

記者也在扯卵蛋!
啊,一個是繁體字一個是簡體字,都是同一字啊




歡迎光臨 隨州網 (http://www.www-77hh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龙口护士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人妻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久久精品视频16|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 国产精品爽爽V在线观看无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99re国产精品|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