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馬拉松比賽由湖北省體育總會、隨縣人民政府主辦。出于對神農故里,人文始祖的虔誠向往,以及對鄉村馬拉松的無限期待,賽事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馬拉松選手參賽,人數多達3500人,是隨縣乃至隨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首場大型群眾體育比賽。
活動的主體內容分為四分馬拉松和微型馬拉松兩個組別,距離分別為10.548公里和5.3公里。賽道以鳳凰山村村委會為起點,繞過11個村灣回到鳳凰山村村委會,途徑十里花海、煙柳春堤、民俗風情園等景觀。
三月的鄉村,正是草長鶯飛,春光無限的好時候。春風吹過灑滿陽光的大樹,湛藍天空下,田園阡陌縱橫,青草瘋長,在這樣的地方來一場耐力與激情碰撞的賽事,既是汗水與熱血的交融,又欣賞了沿途春色,可謂兩全其美!
選手中年齡最大的68歲,最小的只有5歲,長長的跑道,雖然不知道結局怎樣,但跨出去的第一步就是勇氣,就是成功了一半。
環跑在美麗鄉村獨有的賽道上,穿行在青山綠水間,感受著大自然的無私恩賜,進入“人在畫中跑”的意境,切身體會“跑過風景跑過你”的快感!那份愜意、放松,是城市馬拉松完全不可比擬的。
奔跑在美麗鄉村,大家的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十里如畫賽道,三千活力跑友,美好春光,就要跑著看,跑起來,你就是春天里最靚麗的風景。陽光明媚的周六上午,鄉村馬拉松成了參賽者今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
最終,25歲福建選手錢鼎彬以34分17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第一名,27歲孝感選手唐思琴以43分54秒的成績獲得女子組第一名。賽后,兩名選手均表示,被本次馬拉松沿線風景驚艷到了,以后一定會帶親朋好友再次來到美麗的鳳凰山村游玩。
這樣盛大的體育賽事,怎么少得了幕后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呢?
體育搭臺,旅游唱戲,此次鄉村馬拉松也是推廣鄉村旅游的重要窗口,把秀美迷人的風景線作為融合鄉村振興與馬拉松運動的紐帶,充分展示了萬福店鳳凰山村的形象和魅力。讓我們為所有參賽選手以及志愿者們喝彩!
(, 下載次數: 505)
“綠樹紅花芳草地,藍瓦灰墻格子窗,雞鳴犬吠漸入耳,碾盤石磙凝鄉愁。”描述的便是本次馬拉松的比賽地萬福店農場鳳凰山村,這里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依山傍水,一派田園風光。
(, 下載次數: 493)
在大多數村民的記憶里,過去的鳳凰山村偏僻、閉塞,村民住的是平房瓦屋、走的是泥濘小路、做的是傳統農活兒……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鳳凰山村“因地制宜,重點打造,突出特色,彰顯亮點”,終于“鳳凰涅磐,浴火重生”。2014年被隨州市授予“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15年又被湖北省授予“省級宜居村莊”。
(, 下載次數: 498)
據萬福農場場長張先勇介紹:為籌備此次隨縣首屆馬拉松賽區,萬福店農場精心組織,以打造后期旅游鄉村為前提,按照“一線串珠”的目標,重點對姜家灣、龔家灣等自然灣和移民新村開展農房包裝改造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程,同時對5.5米寬21公里長的環村公路加固刷黑和綠化。
(, 下載次數: 489)
(, 下載次數: 478)
(, 下載次數: 474)
(, 下載次數: 460)
走進這里,久居城市的你,內心的節奏會變得慢下來。別具特色的民宿民居,寬敞干凈的柏油馬路,錯落有致的紅葉石楠,整齊劃一的精品法桐,滿園吐芽的四季果樹,讓整個山村美如畫卷,充滿詩意。
(, 下載次數: 445)
(, 下載次數: 436)
白墻紅瓦、清風拂柳、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的景觀更讓人眼前一亮,遠離城市的喧囂,大自然的清新拂面而來,置身其中,頓感身心舒爽,舒適愜意。
(, 下載次數: 451)
(, 下載次數: 448)
坐在農家一方小院,逸致雅趣莫過于泡一杯茶,外面風景宜人,半盞閑情邂逅一縷清風,生命適合在慢時光里被浸潤。
(, 下載次數: 441)
(, 下載次數: 437)
藍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氣,清風吹來,村落寧靜,或在桃花林里漫步,或在梨花雪中品逸,在簡樸與返璞歸真中,便是最好的人間生活。
(, 下載次數: 453)
(, 下載次數: 442)
所謂詩情,山村即遠方;所謂畫意,山村是天堂。依山傍水之間,熏染的景色如詩如畫,讓人沉醉其中……
(, 下載次數: 449)
(, 下載次數: 434)
踏上鳳凰山村的土地,這里的一切,無不讓人著迷。青磚綠瓦、籬笆小園、清風帶香,簡單又美好的日子,每一個遇見,都有獨一份的小幸運。
(, 下載次數: 435)
(, 下載次數: 459)
“美麗鄉村是我家,農村不比城里差”,鳳凰山村,這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正逐漸以最美的姿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依山傍水隱農家,蓬屋雞鳴伴月華。晨去南坡挖野菜,夕來北岸釣魚蝦。”鄉村旅游怎么能少得了農家樂?自由生長的菜很美味,柴火燒的鍋巴飯很香甜,土生土長的村里人很熱情,一頓農家飯,吃的是歡樂,品的是鄉愁。
(, 下載次數: 440)
近幾年,鳳凰山村借著隨縣城鄉統籌試點鎮的東風,打造全域旅游,建設美麗鄉村,農家樂也逐漸發展起來。鳳凰山的農家樂注重以“農”為根,通過農家良田、果園、庭院、魚塘等自然風物來展示鄉土氣息;以“家”為型,不求大求洋,但求溫馨舒適;以“樂”為魂,設計參與性強的項目讓游客體會農作的樂趣。
(, 下載次數: 434)
鳳凰山村還有一個農光互補項目格外引人注意,走進鳳凰山村,放眼望去,只見一片片太陽能光板錯落有致的排列開來,氣勢恢宏,蔚為壯觀。
(, 下載次數: 450)
2016年,鳳凰山村引入農光互補項目,與愛康公司合作建設20兆瓦地面分布式農業大棚太陽能光伏發電基地,該項目總投資1.6億元,占地面積730畝,建設光伏大棚554個,裝機容量20兆瓦,年上網電費收入2300萬元,帶動了當地160多個村民就業。
(, 下載次數: 431)
該農光互補項目上層為太陽能發電,下層為農業種植。結合隨縣地方農業產業特色,種植香菇、油葵、紫薯、中草藥等特色農產品200余畝;結合市場消費需求和新農村觀光旅游的發展趨勢,種植桃樹、桔子、葡萄等果樹200畝。既高效利用了土地,也發揮了鳳凰山鄉村旅游的優勢,成為農業觀光旅游的新元素。
(, 下載次數: 428)
如今的鳳凰山,美麗鄉村建設的“美麗成果”正在轉化為經濟發展的資源優勢,其改變的不僅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間刻度,還有深夜敲著鍵盤,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營銷,刷訂單的新興農民… 得實惠、享福利,每一個鳳凰山人,都在城鄉統籌發展的藍圖中,收獲著屬于自己的幸福。
| 文字:指間流沙
| 航拍:大熊
| 攝影:廖易文
| 現場報道:小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