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外源輸入疊加不利氣象條件下本地污染累積影響,我市自12月9日9時起出現輕度污染天氣。結合我市空氣質量實時連續監測情況與氣象資料分析,預計我市10日開始將出現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經市政府同意決定于2022年12月9日16時發布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并于10日0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一、健康防護措施
01、兒童、孕婦、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等易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盡量減少開窗通風時間。
02、一般人群減少或避免戶外活動,如不可避免,建議采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工作時間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03、室外工作、執勤、作業、活動等人員可以采取佩戴口罩、縮短戶外工作時間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04、建議中小學、幼兒園減少或停止室外課程及戶外活動。
05、醫療衛生機構積極開展防止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知識宣傳與咨詢;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就醫指導和診療保障。
二、倡議性減排措施
01、倡導公眾綠色出行,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新能源汽車等出行,駐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時間。
02、倡導公眾綠色消費,單位和公眾盡量減少含揮發性有機物的涂料、油漆、溶劑等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
03、倡導大氣污染物排放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污染工序生產,主動減排,可在達標排放基礎上提高污染治理設施效率,調整污染工序的生產時間,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
04、倡導公眾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綠色生活,盡量減少能源消耗,冬季空調溫度設定為為18攝氏度以下,空調運行期間保持門窗關閉;減少電腦、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待機能耗;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推廣使用節能照明燈具,盡可能減少照明數量和時間。
三、強制性減排措施
01、工業源減排措施。水泥行業實施常態化錯峰生產;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按照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應急減排清單,實施對應預警級別工業企業的停限產措施,限產優先采用部分生產線停產的方式實現。督促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的工業企業,按照“一廠一策”要求,采取降低生產負荷、停產、加強污染治理、大宗物料錯峰運輸等措施,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經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02、揚塵源減排措施。加大施工工地灑水降塵頻次,停止除特殊工藝、應急搶險、民生保障工程外的施工工地土石方作業;停止建筑拆除、打磨切割建材、場地鑿巖打樁、噴涂粉刷、護坡噴漿、現場混凝土攪拌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作業;礦山、砂石料廠、石材廠、石板廠等停止露天作業。在日常道路保潔頻次的基礎上,主干道和易產生揚塵路段應增加清掃、灑水、噴霧等作業頻次和作業范圍。(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03、移動源減排措施。除應急搶險、民生保障工程外,未安裝密閉裝置易產生遺撒的運輸車輛禁止上路行駛。加強油品儲運銷環節監管和加油加氣站油氣回收系統的使用情況排查、開展油品檢測、抽查機動車銷售企業環保達標情況,以及加強柴油貨車路檢路查以及集中使用、停放地入戶檢查的頻次和力度。(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04、其他減排措施。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嚴格落實減排措施。加大對燃煤鍋爐、施工場地、機動車排放、工業企業等重點大氣污染源的執法檢查頻次和監察力度,確保工業企業大氣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大氣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嚴格落實農作物秸稈及雜物禁燒措施,加大餐飲油煙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監管,禁止露天燒烤,按照各地政府公告要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執法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05、保民生等特殊情況管控要求。當地政府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民生保障工程、應急搶險施工等根據需要可繼續作業,但應嚴格落實“六個百分之百”要求,裸露場地全部苫蓋,增加灑水降塵頻次。(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來源:隨州生態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