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9O.jpg (16.63 KB, 下載次數: 1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9-9 21:48 上傳
已經遠離大家多年的磁帶目前正在密謀一次大規模的逆襲。從 Facebook 上十億用戶上傳的照片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疾病圖片資料,還有在線影視庫,我們對更大的數據存儲空間的需求是空前的。現狀是,硬盤仍然是當下存儲數據的首選,不過一波新型,超高密度,能存儲海量高密數據的磁帶正在靠近!
來自日本富士膠卷和蘇黎世 IBM 的研究者們已經制造出了這種能夠存儲35太字節數據的原型——相當于3,500萬冊書籍的信息——而作為存儲設備原型的膠卷卻只有 10cm x 10cm x 2cm 大小。磁帶表面覆蓋了一層鋇鐵氧體粒子(particles of barium ferrite)。
不過該技術的首次應用可能會出現在 IBM 的“平方公里陣列“(SKA),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網絡。它的天線會散落在南半球上空各處。到2024年該望遠鏡網絡完成建設投入使用之后,預計它每天會輸出1拍字節(=1024太字節)的壓縮數據。
現在的存儲設備行業稱,在10年之內,單個硬盤將可以存儲3太字節的數據,不過要用在 SKA 項目中,他們一年至少都需要120,000個這樣的硬盤。
同樣,使用磁帶進行存儲也可以降低能耗。建立在硬盤陣列的數據中心會比相同規模的磁帶數據中心消耗多200倍的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