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財富》中文網正式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考量全球范圍內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總共5家上榜的房地產企業,均來自中國,且營收、利潤、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這反映在中國新型城鎮化、消費升級等利好背景下,房地產企業仍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在世界500強榜單上,碧桂園營收573.087億美元,同比大增70.7%,營收增幅在入選世界500強榜單的5家房企中位居一位。在排名上,碧桂園位列177位,相較去年上升176位,是榜單中排名上升快的企業。
七年,項目從117個到2148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邁入“快車道”,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快速增長的城鎮化前期、城鎮化加速的中前期、城鎮化快速增長的中后期。正如美國斯坦福大學艾森哈特所說:“抓住時機并快速決策是現代企業成功的關鍵。”發跡于佛山順德的企業碧桂園正是中國城鎮化浪潮的受益者。 融入中國城鎮化進程,成就了碧桂園。碧桂園將項目布局一二線城市周邊的新城,以及三、四線城市的新區,引入住宅、酒店等一系列的配套設施,為人口聚集打下根基。截至2012年,碧桂園已經覆蓋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全國的項目數量已經達到117個。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新型城鎮化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引擎。億翰智庫數據顯示,從2016年起,碧桂園的項目數量及布局城市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到2018年底,碧桂園從2016年的722個項目增長至2148個(包括已簽約或已摘牌的項目),并布局全國31個省、市、直轄市,分布269個城市,覆蓋1156個區/縣。 根據年報數據,2018年碧桂園全年權益銷售額達5018.8億元,同比增長31.25%。按目標市場分,碧桂園目標一二線與目標三四線的權益銷售金額比例為44:56,已是項目分布廣泛、均衡的房企。 從住宅到產城 深耕大灣區及長三角 日前,由中國社科院財經院撰寫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總報告)》印證了這一趨勢,未來15年,中國城市形態還將從都市圈主導向都市圈擴散,到城市群主導即都市圈向城市群擴散。 發展城市群是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作為上升至戰略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未來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作為在廣東經營多年的房地產企業,碧桂園前瞻性地布局粵港澳大灣區,很好地契合了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碧桂園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3721億元的權益可售貨值,可售建筑面積約2544.5萬平方米,另外大灣區內有潛在權益可售資源約5554億元,與已獲取的權益可售資源合計達到9275億元,后勁十足。 從土地儲備分布來看,碧桂園高度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兩大核心城市群。根據克而瑞研究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碧桂園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儲貨值為5713.4億元,位列一位。同時,碧桂園在長三角26個城市已有過5000億的土儲貨值。
碧桂園圖片1.png (165.56 KB, 下載次數: 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25 14:48 上傳
碧桂園2.png (174.38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25 14:48 上傳
在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后期,碧桂園也在不斷地進化,不僅持續打造好的住宅項目,還開發了惠州潼湖科技小鎮、機器人谷等智能產城項目,推動以產業為支撐的城鎮化發展。 提升質量管控水平 打造全周期競爭力 “碧桂園現有土地儲備及城市布局足以支撐企業穩健發展。”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院長張化學表示,“在提出‘提質控速,行穩致遠’戰略近一年后,碧桂園在追求質量與效益均衡發展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從今年初開始,碧桂園進行組織架構優化調整,持續推進權責下放、精簡業務流程及加強內部人才培養等舉措。同時,碧桂園還在推進數字化管理,運用BIM技術等數字化、信息化手段在智慧工地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 面對新的城鎮化發展需求,碧桂園及時布局機器人、農業等多元化業務,提升產品服務競爭力,并提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愿景。面對中國城鎮化中后期的新需求、新機遇,碧桂園的準備工作早已經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