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夢中的綠洲 于 2015-6-11 12:24 編輯
炎帝神農氏為少典氏之子,其母安登感龍而生神農于烈山石室,湖北隨州厲山鎮有神農洞、炎帝碑為證,故號烈山氏、厲山氏等。世代以農歷四月二十六日為其生日,并以祀之。神農澤被南方,位列三皇,善于用火,號火德王,尊為炎帝,以牛為圖騰,以姜為姓氏。傳說炎帝神農氏為民療疾,遍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因誤嘗“斷腸草”,崩于茶陵,即今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園柏翠松青。
炎帝神農氏植谷種蔬,馴養家畜,開創農耕文明時代;始作耒耜,教民稼穡,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遍嘗百草,首創醫藥,成為中醫藥的始祖;日中為市,首創交易,成為商品經濟的奠基者;削桐為琴,練絲為弦,是遠古音樂的傳承者;改進制陶,冶制斤斧,使陶文化更加豐富多彩;治麻為布,首創紡織,改變了先人所披樹葉獸皮;相土擇居,造屋建棚,使民安居樂業。
炎帝神農氏由母系社會轉為父系社會,傳八世更繁,黃帝軒轅氏崛興,與炎帝部落、蚩尤部落合三為一。黃帝封姜姓諸侯分掌五岳。炎帝后裔有居、精衛、共工、后土、夸父、祝融、姜子牙等。許、呂、盧、高、紀、申、齊、甘、向等百余姓氏,皆姜姓之后。
經國內外歷史學家及相關學者權威多次研討會論證,得到共識:“炎帝神農是人不是神,生于烈,長于姜,都于陳,葬于陵”。其論斷已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編入了辭典,由周谷城先生審定,可謂蓋棺論定,不可否認。炎帝神農氏比黃帝軒轅氏早五百余年,與蚩尤共尊為中華民族始祖,中華五十六個民族都是炎黃子孫,一脈相承,必將再創人類的輝煌文明。炎帝神農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無私奉獻、天下為公、團結和睦的精神,樹起了世界和諧的大旗,成為人類文明的源頭之一。中國湖北隨州世界華人炎帝神農故里尋根節乃東方文明使然,與西方文明媲美,相得益彰,必將為人類進步世界大同作出更大的貢獻。
同祖同宗同根同源世界大同
公正公道公理公愿天下為公
(本文轉載于隨州市炎黃文化研究會文獻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