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幾個大鎮莫過于淅河,歷山,洪山,唐鎮。其中,四個鎮中,歷山已經是隨縣縣城,成功晉級縣級首府單位。洪山被授予副縣管理權限。淅河屬于隨州高新區(副廳管轄下的正科級單位)。唐鎮無。四鎮的發展快慢確實跟行政單位有直接關系。歷山作為隨縣縣城09年以來趕上了房地產發展的最佳時機,城鎮面貌大大改善,歷山可以說是隨州最早進行大規模城鎮化的鄉鎮,趕了個早集。淅河06年劃歸開發區以來,直到14年才迎來淅河發展的大項目。即神農大道的開工。我個人認為,這是淅河開始大發展的紀元的開始,也可以叫淅河大發展元年。淅河鎮可謂行政上起了大早,確多少年沒多少作為,趕了一個晚集。洪山鎮被授予副縣,也是晚集。唐鎮在這中間逐漸落伍。
而14年后市場環境開始發生較大的變化了,自2008年以來,房地產,商業項目并未受較大經濟的影響,個項目還是風生水起。這時候歷山開發了新歷山那種大項目。淅河沒趕上,做了三環新城和水岸花城小高層。也算是勉強的答卷。洪山做了隨南小康城。之后我們也看到了,14年開始市場環境急劇變差,房地產項目難以維繼了。淅河洪山幾乎新的大型地產項目陷入停滯,但是這中間也有小步的發展。歷山作為縣城,此時各種大道在15年基本已經完成。縣城骨架已經基本拉開。而淅河仍然陷入神農大道無法按時完工的境地。這是15年,淅河人在網上談的最多的神農大道,因為對淅河人太重要,所以不得不談。洪山鎮在這時在做還建房,流轉了鎮區處女地,做了隨南洪山汽車站。到15年年底,即使歷山再無新項目開工,淅河洪山都需要至少3-5年的趕超才行。這是歷山的發展。然后是淅河,由于高新區的獲批,淅河迎來了基建的高峰期,可謂是城東城南條條大路延淅河之勢。洪山的發展我一直認為在15年都是畸形的。因為洪山是山區鎮,鎮區可用土地并不如淅河歷山,但是土地利用很差的水平。洪山醫院后面的土地那么好,但是做兩層還建房一條街,設計規劃完全是在浪費土地。土地資源一但用完,洪山今后如何發展?洪山的作為在于擴大 了鎮區面積,但是這根精簡土地是矛盾的,總體來說,鎮區核心區必須引導作為小高層的發展方向。
時間到了16年,三地發展又發生了變化,此時洪山已經是副縣的管理權限了。政治地位的上升直接影響到了集鎮的發展。今年洪山刷黑了路面,修好了一河兩岸,修集鎮廣場,可謂是發展亮點多。歷山今年動作很小,但是前面也說了,歷山就是做下來等,其他鎮都需要好幾年時間去追趕。這里指淅河3年,洪山5+。淅河今年完全在還歷史欠賬。神農大道今年終于通車了,說多了心酸。其他工程也都是拖延工程,所以樓主說要3年趕上歷山的水平的原因。除了交通建設方面,淅河今年在各方面作為不大。集鎮面貌依然還是各鄉鎮最差。沒有之一。鎮區源豐大道依然混亂不堪,道路依然高于兩邊。商業幾乎沒有較大的發展,淅河工業園也沒什么項目說的上口。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淅河一河兩岸進展很順利。
接下來就淺談下發展建議了,樓主作為淅河人,就只談淅河了,歷山洪山人可以自己再下面接著談。淅河發展不要只重視那些大型的重點項目,其實做好幾個小的,淅河人也就滿足了。從大局上,淅河發展必須同城同質發展,意思是淅河已經是隨州中心城區了,淅河的發展必須按照跟市區標準對接,這樣才能達到完全的融城發展。從小的方面,淅河必須把淅河面貌落后的頑疾徹底改造。樓主總結為,一道,兩路,三點。一道是鎮區豐源大道,徹底改造豐源大道,鋪人行道,種景觀樹,打造淅河鎮區商業第一街。兩路指新城路和淅魏—淅大路。新城路是淅河教育大道,應該作為淅河臉面去打造。范圍為新316-淅河鎮小學。全線拉直拓寬刷黑,鋪人形到,種景觀樹,讓學生們走在綠色之中。淅魏—淅大路是淅河未來十字交通中心去打造。這里會聚集農村進鎮人口,淅河進市人口,可以把四方堰路口打造淅河第一大交通路口,把未來交通布局都集中于此。通鄉交通,和城市公交車輛,進行整合。做一個小型的交通樞紐。即淅河交通樞紐為隨州市交通樞紐的補充。三點即淅河兩個市場和四方堰府河大橋。先談簡單的,四方堰府河大橋是淅河未來新區所在地,土地資源豐富,要及早的規劃和招商,四方堰今年必須完成拆遷任務。兩個市場為沿河老市場,這是淅河臟亂差最大的頑疾了,二棉路口在新城路改造的同時,必須擴寬十字路口,起到一個十字路口該有的責任。沿河老市場一線搬遷至今天的國土資源局附近。老街市場搬遷至新區即四方堰大橋附近。作為隨州市的補充,淅河的因為本身尷尬,不比洪山那種自主權,包括物流,交通,等等方面要去主動對接。聽聞香江市場要拆遷,淅河是否提前規劃占領和發展一部分物流尼?是否能叢中分一杯羹尼,這都跟淅河的官員眼界有很大關系。
以上為淺談,簡單的把幾個鄉鎮近幾年的發展做了對比。中間有很多認知不正確支出,歡迎參與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