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妝奩——中國兩千年的婚禮習俗。古代家中喜獲千金,父母便會在家中小院種下一棵香樟樹。等小女年方二八時,香樟樹高出圍墻。媒婆見到,便會上門提親!待到女子出嫁前,父母將砍掉香樟樹,做成對箱,盛放嫁裝。這就是“兩廂廝守”成語的來歷。 對箱經過歷史的變遷,慢慢演變為新娘裝手飾的盒子。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妝奩。妝奩不光是一個盛物盒,更重要的它承載了整個家族的歷史。他里面可以有家訓,可以有家書,可以有父母對兒女的愛。它代表了家族的一切記憶。待到女兒出嫁時,父母便將它交給一對新人,一代代的傳呈下去。
世間變換,斗轉星移,方寸之間,幸福自有天地!!本場婚禮的新娘為了愛,從北方來到了南國。將愛延長了兩千多公里。從此距離是他們相思的源泉。時間是他們守護的加持。相聚的時光,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因為新郎大學考到了成都。新娘的高考志愿也填成了同一個學校。無論新郎在哪,新娘都會相依相伴。好純真的愛情。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是媒妁之言。但愛的真諦和傳呈依然繼續。父母將家族的歷史交托于二位新人。他們的愛情誓詞也鐫刻在這方妝奩當中。一場主題為《方寸里的幸福》主題婚禮,由此展開。。。。。。




儀式區圖片

妝奩的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