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必看】隨州網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發布指南2019,隨州網最新招聘信息
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標簽出爐,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簽?《版主手冊》申請版主的快來喲
查看: 10941|回復: 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永遠的神韻》后記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7-18 18: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隨州之夢 于 2014-7-18 18:39 編輯

《永遠的神韻》后記
        《永遠的神韻》付梓,我有一種很溫暖、很圓融的感覺。甲午年過去就是乙未年。我是乙未年出生,馬上就要走過一個甲子,我確確實實有些不敢相信。我出生在隨州古城一個鐵匠之家,家境很是寒微,在我的記憶里,能吃飽米飯就是人生的大幸福。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我不太記事,大人說我很小的時候就扒家,也有些霸道。
        我確確實實不記得這些事,根據大人們的描述,還原當時的狀況。我四五歲的時候,就曉得到農業隊的菜地里,去搶菜根和老菜葉。我小時候住在隨州城南關墳塋附近,就是現在的隨州中心人民醫院旁邊。在我的記憶里,縣醫院只有天主教堂和旁邊的一兩排平房,現在的醫院基本上都是二街農業隊的菜地。老縣城三個街道都有農業隊。農業隊收菜的時候是用刀子砍,不是連根挖,田里就會留下一些菜葉和菜根。看到大人去撿,可能我跟在后面也撿了。老菜葉和菜根洗干凈了,剁碎糊一點面,是可以吃的。大人們說我霸道,就是說我拔過但沒有拔起來的菜蔸,誰也不許再拔了,誰拔起來了我會撒潑打滾要來。別人看我那么一個小娃子,嘆口氣也就算了。
        我記事的時候,家里經常是煮碎米飯吃,但還是有許多的快樂,躲貓貓的時候偷偷摘生產隊的黃瓜、香瓜。今天的中心醫院住院大樓就是建在隨州的古城墻上,城墻上種著桃子、蘋果、梨子、棗子。照樹的是個老頭,最怕的就是我們這些躲貓貓的娃娃。但我們不怕他,有跑得慢的被他逮住,也不過訓斥一番。那時候,一斤糧票能買兩斤碎米,碎米不是誰家都能買到的。需要找許多關系才能買到。我的爸爸會用打鐵的吊鍋煮碎米飯,那飯吃的滿嘴跑,多數時候是煮稀不稀干不干碎米飯,現在已經忘記了那種味道。倒是城墻內外的瓜果卻有一年又一年的快樂,讓我時時憶起。
        我的碎米飯還沒吃出味來,初中就畢業了。下鄉的時候,還不到十五歲。下鄉知青的頭三個月,吃的是45斤供應糧,頓頓吃上米飯,沾點鹽,就香的不得了。后來,和農民一樣去搶工分糧,十幾歲的娃娃,肯定搶不過別人。我記得1972年的冬天生產隊出外工挖渠道,我們生產隊小,那一年出外工是五個人每人半斤米,煮在一口大鍋里。挖渠道是很下力的活,放工后,我把鍋蓋一揭開,兩斤多米的飯只蓋住了鍋底。我說:“怎么只煮這么一點點米?”做飯是輪流的方式。做飯人說:“這是兩斤半米,我當他們的家,你吃完了,我們莫事也不找你要。”我一輩子也記得,那是一頓真正的飽飯,吃完鍋巴之后,我還喝了兩碗米湯。
         做飯的鄭老頭說:“十幾歲的娃子,下這么大的力氣,正長身體的時候,又冇得油水。遭孽呀。”他自己說只當過國軍的班長,隊上的人說他當過國軍的軍官,多大的官說不清。批斗地富反壞右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那天晚上,他死不讓我睡,說我吃多了,睡早了不好。他告訴我,村上的人都曉得城里的娃子,這么一丁點就自己做家頂門戶,不容易。也曉得是你們知識青年偷的雞子扯的菜,剜的紅薯,罵幾句就過去了。公社的知青干事來的時候,冇得一個人說你們的拐話,就是想到你們遭孽。
        這些事想起來有些苦澀,但更多的卻是溫暖。我的父老鄉親厚道而寬容伴隨著我的成長,這種溫馨時時刻刻滋潤濡養著我,讓我的身心也有了溫暖,復述這些細節,其實就是想讓這種溫暖滋潤濡養更多的人。我一輩子沒離開隨州,從隨州普通市民家庭,走向社會,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轟轟烈烈。鄉親們送我讀了隨縣師范,從鄉村教師到文化館的創作輔導干部,到專業創作員,最后還被隨州的父老鄉親攙扶成領導干部。
       在無邊無際的空間和不知起始、永無盡期的時間里,任何個體生命,來到這個時空都是那么偶然,也是那么珍貴。人生百年,是漫長的時光,未來可能能夠一百多年,然而和歷史、宇宙相比,一百多年也只是那么微不足道的瞬間。在一個甲子的時候,我感到生命的珍貴,越是珍貴,越是要知道感恩。感恩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來源于父母,父母的生命來源于祖先,祖先的生命來源于這片天地。隨州這片土地就是我另一個層面的父母,今天我用這本《永遠的神韻》來感恩隨州。
         這份感恩得益于自己分管文史工作。我認為文史由文化和歷史兩個部分組成。文化的核心是愛與善良,有愛與善良就會有“仁義禮智”。孟子說:仁發端于惻隱之心,義發端于羞惡之心,禮發端于辭讓之心,智發端于是非之心。隨州人“生活的樣法”里肯定蘊含著“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每個隨州人的生活中就蘊含著這“四心”。如果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就一定能有許多發現。能把感恩情懷當做一種做人的基本準則。就能從普通平凡中發現偉大和崇高,是因為心中對這片土地有了敬畏,這種敬畏是一種尊敬到生怕弄壞了境界。一個人有了這樣的愛,就自自然然能從普通和平凡中發現許多神奇。
         歷史是由歷史真實和歷史觀構成的。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對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對于隨州的歷史我持唯物主義歷史觀,我覺得認為隨州的社會存在,決定著隨州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于社會存在。這是關于隨州炎帝神農故里的重大問題,用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就能夠很輕松地回答這個問題。炎帝神農是人類即將跨入文明門檻之前時代的文化英雄,文明的門檻就是中國的國家建立。中國斷代工程已經完成,2000年9月15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驗收。夏代的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這就是中國的國家建立時間。文明的建立是文明的各種元素已經齊備的結果,炎黃傳說時代,就是國家的各種要素已經齊備的時間。這個時間既不能早,也不能遲。云南元謀人早,距今180萬年,元謀人也有文明的元素,因為這時人類已經從樹上下來了,直立起來、走出叢林,手握樹枝,驅趕野獸,誰說這樹枝不是工具?能使用工具的人當然有文明。但這時不是人類的文明時代,因為文明的各種要素沒有完全齊備。專家們認定國家的要素基本成熟最早不過仰韶文化后期,最遲不過龍山文化早期,也就是距今5500年——4500年,距離夏代的始年1000年前后。這就是中華文明5000年的來歷。
         隨州5000年前后的歷史真實,是農耕文明已經十分發達,明顯高于周邊地區,這是隨州的山水地形、環境生態所決定的。而且已經發掘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用大量的出土文物證明,隨州地區有一個先進的農耕部落是一個巨大的歷史存在。梁漱溟先生說文化就是“生活的樣法”,余秋雨先生進一步說,生活中蘊含著價值,很多人認同這種生活和價值,并形成共同體。所以他對文化的解說是三個核心詞:生活、價值、共同體。
         歷史不是人類生活的延續,而是思想意識的延續。隨州陶豆的北斗七星雕刻、太極圖案紡輪,是5000年前后歷史實物存在。存在決定意識,這種存在就是隨州先民圓融和諧思想意識的反映。葉家山許多文物的和諧圓融思想意識、季梁“民為神主”思想就是遠古圓融和諧思想意識的延續。
         我認為自己是持唯物主義歷史觀,就是因為我是以大量歷史實物存在,來表明自己對這種實物的“認識”和“判斷”。年輕的時候,讀過幾本歷史文獻,就感到隨州的炎帝神農,有一百多種典籍,應該很厚實。年紀大了,看到許多地方也能拿出歷史典籍,方知必須用歷史的真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才叫學問。我沒能生在讀書的時代,讀過那幾本書,要證明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的唯一性,有很大困難。我就從網上的網民提出的問題,開始思考問題。回答不了,就證明隨州炎帝神農文化的接受度不高。我為了提高這種接受度,會花很大的氣力,努力說明自己的觀點。我從不認為網上的問題荒謬,網民有自己的“認識”和“判斷”,如果能盡可能豐富的事實,來證明我的“認識”和“判斷”,取得別人的共識,是人生一種樂趣。
         我的很多認識是站在提出問題的人角度,去思考的,盡可能用他的人生經驗來回答。從自己的心靈出發,走進別人的內心,就有可能找到跟別人相通的地方。如果連自己都沒有被充分說服的觀點,就要別人接受,是霸道和無知。今天,別人不是一種理性的態度接受你的認知,就不可能形成共識。其實形成共識,就是一種將心比心的過程,所以我盡可能用別人聽的懂的話,來闡述隨州文化。隨州文化其實就是一種地域文化,隨州地域的唯一性,也就證明了隨州文化的唯一性,然后用這種唯一性,解說它在荊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進一步解說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隨州文化的核心是炎帝神農文化。有人覺得這個重大課題,不是一本書就能說得清楚的。實際上這是對炎帝神農文化的內涵理解的分歧。關于炎帝神農文化,群眾有自己的認知,專家學者有自己的理解,領導試圖在這兩者之間做一種融合與調解。比方,普通群眾認為炎帝神農就是一個具體的人,由生于何時何地何日,死于何時何地何日,清楚得很。專家學者感到炎帝神農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文明有蠻荒走進文明時代的文化英雄。政府希望能讓這兩者能為自己所用,“世界華人尋根節”的舉辦,采用民間傳說的農歷四月二十六,是炎帝神農的誕生日,活動中廟會更多的是敬重民間的炎帝神農文化認知。炎帝神農高層論壇,論述的是專家學者對炎帝神農文化的理解。專家學者的炎帝神農文化概念與普通群眾認知的炎帝神農文化概念,兩者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相容的地方。如果放大其中不相容的地方,就帶來了混亂。這種混亂不光是兩者的融合出現了問題,也降低了炎帝神農文化的價值。
         不能覺得普通民眾心目中的炎帝神農文化認知,有學理上說不通的地方,就貶低其文化價值。恰恰這種情況正好說明炎帝神農文化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崇高。人民群眾感恩自己的衣食住行,從何而來,當然是從自己的祖先那里來的,所以就把人類的所有的物質創造、精神創造功績,歸功于自己的祖先。當無數的美好歸結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就會有許多說不通。如果站在人民群眾敬仰自己祖先的那個角度去理解,這種種的不通就全通了。
         正是有了普通群眾的無限敬仰,才有了隨州古代的“至今神農廟,年年賽村鼓(《隨州志》)”的民俗,也就有了今天的祭祀大典,它被列入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說明“廟會”到“祭祀大典”有明顯的延續,這是一種“活態傳承”。廟會讓炎帝神農文化從靜態保護走向活態傳承,也讓老百姓有了炎帝神農文化的記憶,人民群眾有了炎帝神農文化的情懷,節慶就成為人民的盛會。節慶用一種儀式來安頓、撫慰自己的靈魂,探訪久違的祖宗和先人,實際上是從東方文化的發源地找回民族的深厚情感,找回斷裂的文明。
          專家學者認知的炎帝神農文化有更多的理性,從字面上包含著“炎帝”、“炎帝神農”、“炎帝神農文化”三層。我理解這三層是有區別的,“帝”不是群體,只能是個體;“農”不是個體,必須是群體,應為男耕女織最少也是兩個人;“文化”有一個核心,就是共同體,人口很稠密的時候,才能形成共同體。專家學者定位的“炎黃”時間來看,國家建立前的千年左右,也就是距今5000年。國家建立的各種要素,通過文化的發展,文明的因素累積到一定的厚度,這時已經到了發生質變的時候了。這就是量變堆積歷史,質變分割歷史。也就是說,炎帝神農的出現不是越早越好。出現的早,只能是準備階段。就好像新文化運動時期有共產主義因素的出現,絕對不是共產黨,但為共產黨的建立做著準備。
         炎帝神農是南方的天帝,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地域指向,這個指向牽引著我們的思維走向中國文化形成的多元。這種多元讓中國文化呈現出成長的態勢,多元的不斷融合反復為中國文化這個主體輸送著營養,這是中國文化具備永久生命力的根本。南方最大的特點就是稻谷的種植,稻作農耕是一種精細農耕,這種種植方式衍生出的三個因素,對于中國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聚、二是序、三是理。稻谷種植必須聚集更多的人,平整土地、興修水利;稻田成為良田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就要良好的社會秩序;稻谷的種植要按照稻谷的生長規律,就有極大的增產潛力,就促進科學理性的發展。
         隨州恰恰是種植稻谷的最佳地域,說這話許多人也許覺得難以置信,但事實如此。袁隆平是當今世界的雜交稻之父,他對世界的糧食貢獻令全世界仰望,說他是當代的炎帝神農一點也不為過。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所有適合種植稻谷的地域都有試驗田,其中產量最高的出在隨州均川鎮的100畝。我曾向相關部門建議,請袁隆平先生在炎帝神農高層論壇宣讀自己在隨州均川鎮雜交稻試驗田的實驗數據,這個數據具有重大的指標性意義。他有沒有常駐隨州,已經不重要,他的團隊常年有人在指導隨州農民按照袁隆平的稻谷種植方法,實際上就是他的思想已經深入到隨州人的內心深處。今天我們祭祀炎帝神農,絕不是要延續炎帝神農那個時代的的生活,而是繼承這種生活中蘊含的價值。
          《永遠的神韻》主要是解讀炎帝神農文化在隨州的發生發展,隨州的許多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我以為都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文化的根本是農耕生活,這就必然與炎帝神農有某種關聯。《臺灣印象》一文看起來似乎與炎帝神農文化聯系不緊密,組織上安排我擔任隨州市炎黃研究會會長一職,市委書記代表組織跟我談話的時候,特別交代,炎帝神農風景區會被授予海峽兩岸的交流基地,隨州的炎黃文化研究,要在夯實這個基地上動些腦筋,因此,我寫下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被《中國報告文學》刊載后,其中部分章節先后被多個刊物刊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兩岸的文化交流開了一個頭。
           我對市委書記說:我感到自己是炎帝神農文化的最大受益者,炎帝神農攙扶我走過生命的大坎坷,組織上安排不安排我擔任這個職務,我都會感恩炎帝神農。何況隨州文化的研究是一件積善積福的事,《周易·坤·文言》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做這種積德行善的事,恩澤及于子孫。《永遠的神韻》的出版,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圓融溫暖感覺,更是生命的活力。一個甲子六十年,走過一個甲子的人是一種成熟,更是一種覺悟。所謂成熟就是六十歲的人對利益的得失應該看得談一些,這種看淡就是一種大成熟;所謂覺悟就是覺察思考,能夠領悟生命的意義就是覺悟。能獲得這種成熟與覺悟,就一定能讓自己的生命的品質質量得以提升。

2014年

評分

參與人數 5金幣 +80 貢獻 +80 收起 理由
老三屆 + 20 + 20 贊一個!
老潤 + 15 + 15 我用評分來表明態度
穀雨 + 15 + 15 贊一個!
素顏yx123 + 15 + 15 贊一個!
寧靜的身 + 15 + 15 贊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于 2014-7-18 21:28 | 只看該作者
普通群眾認為炎帝神農就是一個具體的人,由生于何時何地何日,死于何時何地何日,清楚得很。專家學者感到炎帝神農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是中華文明有蠻荒走進文明時代的文化英雄。政府希望能讓這兩者能為自己所用,“世界華人尋根節”的舉辦,采用民間傳說的農歷四月二十六,是炎帝神農的誕生日,活動中廟會更多的是敬重民間的炎帝神農文化認知。
原文地址:http://www.www-77hhh.com/thread-584460-1-1.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4-7-18 21:34 | 只看該作者
我不知道我到耳順的年紀時是否還能有如此條理清晰思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14-7-19 1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4-7-19 12:30 | 只看該作者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5 貢獻 +15 收起 理由
掃地小僧 + 15 + 15 猜中世界杯四強有獎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4-7-20 11:46 | 只看該作者
能不能猜測神農是女性了?現在的神農像都是男性
聽說那時候男性都是打獵捕魚,農業,手工業,都是女性在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4-7-20 12:42 | 只看該作者
來啊打我啊 發表于 2014-7-20 11:46
能不能猜測神農是女性了?現在的神農像都是男性
聽說那時候男性都是打獵捕魚,農業,手工業,都 ...


其實不用預測,炎帝神農就在您自己心中。您感覺他是男性,他就是偉丈夫,您感覺她是女性,她就是賢妻子。一般有人以為,炎帝神農是一個具體的人,文化研究的人覺得,炎帝神農是文化英雄、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您覺得他是一個具體的人好,他就是一個具體的人,您感到他是一個文化英雄,就要用自己認為過硬的證據來證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4-7-20 13:14 | 只看該作者
隨州之夢 發表于 2014-7-20 12:42
其實不用預測,炎帝神農就在您自己心中。您感覺他是男性,他就是偉丈夫,您感覺她是女性,她就是賢妻子 ...

您大概更注重文化方面,永遠的神韻,永遠的中華精神圖騰文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于 2014-7-20 15:11 | 只看該作者
來啊打我啊 發表于 2014-7-20 13:14
您大概更注重文化方面,永遠的神韻,永遠的中華精神圖騰文化。

《永遠的神韻》是《隨州文史研究叢書》中的一本。該叢書已經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這套叢書分別從隨州的山川地理、風俗人情、出土文物,還有歷史文獻等方面,闡述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永遠的神韻》用歷史散文的筆法,講述5000年前后,隨州地區發生了什么故事,產生了什么樣的文化,這些故事和所發生的文化與文獻中記載的炎帝神農文化有高度重疊。至于隨州的先民叫不叫炎帝神農不重要,他們創造的生活足以令全世界的華人叩拜敬仰。還有歷史上的“隋朝”與隨州有什么關系,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是否在隨州寫下?歐陽修20年青少年生活對中國文壇產生了什么影響。該書28萬字。這篇文章是該書即將印刷時寫的后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4-7-21 11:32 | 只看該作者
這本書哪里有賣的,想拜讀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發表于 2014-7-22 16: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4-7-22 19:25 編輯

      從您回復我帖《塵封的初戀》中,我感受到您深厚的文化修養,故而進入您個人空間.閱讀了您所有發帖,因發帖時間跨度大、故而沒一一加分跟帖,望諒您從一窮苦鐵匠寒門子弟,艱辛地一步步走來,終成文化人.可贊可敬,景仰了.
      從您敘說的家庭居住方位,應在原城關鎮一街一片.委員馮蓮芳,即原造紙廠,王家巷,頭道橋與土城墻一片區域,如隨全家城鎮居民下鄉,應在均川,何店等公社,我在新一中的二妹,她們班上同學,下在唐鎮華寶.如過了實小至中心醫院馬路中線、灌坑、肖個灣就屬二街.依稀記憶灌坑邊曾有個鐵匠棚......
      崢嶸歲月如煙,如今.您事業有成,年近花甲,(我癡長您十多歲)按體制內規則應在二線,您有雄厚的社會資源和文化底蘊,如看重這草根民間網站,可否給力,參于網站文化品位提升工作,可加我QQ1042311472聊聊,盼示,順頌夏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于 2014-7-22 16:27 | 只看該作者
封江游子 發表于 2014-7-21 11:32
這本書哪里有賣的,想拜讀一下。

樓主為原作者,他擁有著作權和版權,你是網絡名人,樓主會簽名為你贈書
在你的贈書酒宴上,我想叼陪末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Q|合作伙伴|手機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5-8-5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 jizz国产精品网站|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国产模特众筹精品视频|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 2021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1视频|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精品麻豆丝袜高跟鞋AV|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在线精品99re6视频|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国产精品99亚发布|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