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我省發布今年高考招生政策方案,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招生政策主要在錄取批次、加分政策等八個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批次線上當地考生生源不足時,轉為面向全省招生計劃,取消在批次線下降20分投檔錄取的政策。
昨日,我省發布今年高考招生政策方案,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招生政策主要在錄取批次、加分政策等八個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此外,明年起我省普通高考將使用國家統一命題試卷,另將實行本科專科分段填報志愿。
昨晚,楚天金報記者在第一時間專訪了省招辦相關負責人左飛,對這些新變化進行了一一解讀。
【關鍵詞】批次、試卷
明年起本科三個批次合為兩個
藝術、高職今年分別合并批次
未來逐步取消招生錄取批次
按照國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的要求,2015年,選擇計劃數相對較少的藝術類、高校積極呼吁合并的高職高專進行批次合并試點,將藝術本科(二)和藝術本科(三)合并、將高職高專(一)和高職高專(二)合并。
據介紹,今年我省仍維持第一、二、三批本科三個錄取批次不變,從2016年開始,我省將第一、二、三批本科三個批次調整為兩個批次,為今后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明年起本科專科分段填報志愿
從明年開始,我省實行本、專科分段填報志愿。即考生先填報本科批次志愿,本科批次錄取結束后,再填報專科批次志愿。今年維持不變。
明年起使用國家統一命題試卷
據介紹,從2016年開始,我省普通高考使用國家統一命題試卷,不再自主組織語、數、外高考命題。今年,我省文綜和理綜采用全國統一試卷,語、數、外三門由我省自主命題。今年的高考將是最后一年組織語數外自主命題,明年我省考生將與全國考生同一張試卷競爭。
【關鍵詞】加分政策
散居地考生不再加分 農村獨女由加10分調整為5分
從今年起,我省對高考加分政策主要進行四項調整:
一、調整農村獨女加分分值。繼續保留農村獨女報考我省省屬院校加分項目,加分分值從原來的10分調整為5分。
二、調整考生加分范圍。加分對象僅限聚居地的考生,我省聚居地,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轄的恩施市、利川市等8個縣市,以及宜昌市的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等,共計10個縣(市)。
散居地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但與其他民族考生同等條件時,可優先錄取。
三、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政策。
四、恩施州、十堰市、宜昌市五峰縣和長陽縣考生報考當地省屬院校,神農架林區考生報考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省屬院校的,取消在文化總分基礎上增加20分投檔的政策。
【關鍵詞】錄取試點
考生可查在填報院校中的排名 高職高專分兩段錄取
今年的高職高專招生改革,除了合并批次、實行平行志愿外,最大的改革就是進行高職院校多元互動錄取試點。具體做法是:高職高專分兩段錄取,兩段采取不同的錄取方式。
第一階段:所有有高職高專招生計劃的高校,在省統一劃定的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上按平行志愿投檔錄取。
第二階段:平行志愿投檔后,計劃未完成的湖北省屬高校經自愿申請同意后,進行多元互動錄取試點,錄取分數線由高校自主確定,報省招辦審核備案后集中公布。
對此,左飛解釋說,多元互動錄取實行“四統一”管理,在多元互動錄取期間,考生在填報志愿后,可以查看自己在所填報院校中的排名,如果排名超出該校計劃數,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志愿,選擇其他學校填報。譬如,報考的學校招生100人,考生的分數排在120名,就可選報其它學校。
【關鍵詞】人才培養
試點五年制高職本科一體培養 3年高職+2年普通本科
2015年起,我省選擇部分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開展技術技能型人才一體化培養試點。具有普通高中學歷的學生,通過普通高考高職高專批次招生錄取后,在高等職業院校學習3年。在3年學習期間,試點高職院校可建立動態管理制度。3年學習期滿,學生經考核測試合格后,進入普通本科學習2年。
5年學習期間,由參與合作培養試點的本科高校、高職院校,共同研究制定和組織實施相銜接貫通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系統培養本科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學生前3年注冊專科學籍,升入本科時注冊本科學籍,畢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例規定的,可授予學士學位。
【關鍵詞】國家專項計劃
調整專項計劃有關招生政策 提高農村學生高考升學率
我省將省屬院校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和省屬院校農村考生專項計劃,合并為地方專項計劃,并進一步擴大農村學生招生規模,擴大生源范圍。
國家專項計劃生源范圍,為我省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包括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鶴峰縣、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丹江口市、保康縣、孝昌縣、大悟縣、團風縣、紅安縣、羅田縣、英山縣、蘄春縣、麻城市、陽新縣和神農架林區等28個縣(市、區)。具有以上地區連續3年戶籍及以上地區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且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具有以上地區戶籍的考生,經自愿申請和資格審核公示合格后,有資格參與國家專項計劃錄取。
【關鍵詞】自主招生
8所省屬院校有調整 不再安排5%自主招生計劃
從2015年起,教育部批準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全部安排在高考結束后、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高考前不得以任何形式開展與自主招生掛鉤的考核活動。
同時,按照教育部要求,從2015年起,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面向當地考生)、恩施職業技術學院(面向當地考生)、三峽電力職業學院(面向當地考生)等8所省屬高校不再安排5%自主招生計劃。
【關鍵詞】省屬高校招生
當地考生招生生源不足 取消降20分投檔政策
今年,我省將規范省屬高校面向當地招生政策,取消面向當地考生招生生源不足時降分投檔政策。繼續保留荊楚理工學院面向荊門市、湖北理工學院面向黃石市、湖北文理學院面向襄陽市招生的本科招生計劃,將三所高校招收當地考生的本科招生計劃單列,實行分類投檔,投檔錄取可以低于本校面向全省招生計劃的分數線,但不能低于院校所在批次線。
批次線上當地考生生源不足時,轉為面向全省招生計劃,取消在批次線下降20分投檔錄取的政策。
【關鍵詞】藝術類
藝術專業實行統考 減輕考生考試負擔
藝術專業統考,減輕考生負擔。2015年我省對藝術專業招生政策做較大調整,一是擴大全省統考藝術類專業類別,繼續減少藝術類招生計劃;二是調整藝術類錄取批次;三是調整藝術類志愿結構;四是調整藝術類公布計劃辦法和劃線辦法。由于藝術專業考試時間較早,相關政策已在去年11月份向社會公布。(楚天金報 記者朱安璋 通訊員梁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