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358vp90uz34mx57xcbe.jpg (31.48 KB, 下載次數: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8-6 16:52 上傳
暑假里,孩子可能會經常上網,但真正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卻很少,大多數孩子沉迷于各類網絡游戲和網上聊天中。對于孩子沉迷于網絡,許多家長極力阻止,但都沒有什么效果。孩子假期長時間上網不僅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而且極易染上“網癮”,這也是讓許多家長感到頭痛的問題。那么,暑假到底該怎樣預防孩子上網成癮呢?
沉迷網絡 防不勝防
“放假以后,我的孩子就經常到網吧上網。”劉先生如是說。劉先生的兒子小峰(化名)現年15歲,在讀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就學會上網了,剛開始主要是上網聊天,后來迷上了網絡游戲。劉先生曾苦口婆心地多次勸說他少上網,但上網成癮的小峰依然如舊。為了改變小峰上網成性的毛病,劉先生一到假期就給兒子報培訓班補課,可是他仍然一有空就跑到網吧,躲著玩。為此,劉先生“狠狠打了他一頓”,但這“基本上沒起到什么作用”。
家長張先生也為兒子假期沉迷于網絡游戲煩心:“他剛過小升初,一不留神就迷上了網絡游戲,每天從早到晚坐在電腦前,連吃飯都要奶奶給端過去,老人說也不起作用,而我和他媽媽工作都比較忙,只能上班時間抽空打電話回家,提醒他少玩,但苦于鞭長莫及,效果并不好。無奈之下,我只好把家里的網絡斷掉了。”
據了解,很多家長也像劉先生、張先生一樣,為了防止孩子沉迷于網絡,嚴格限制孩子上網,切斷家中的寬帶網絡,或者給電腦加上密碼控制孩子上網。然而,這些手段并不能徹底阻止中小學生與網絡的親密接觸,越來越多地孩子用手機來上網、聊天、玩游戲。
高一學生小李說:“我們班同學個個有手機,現在的手機功能又多,上網又快,幾乎就是一臺小電腦。很多都用手機上網,使用QQ聊天,用手機綁定了QQ。”他透露,他們平時在學校要上課,回家還有父母管著,即便是放暑假,也總是被父母提醒著,很少有機會用電腦上網。“用手機上網可以看看書本上看不到的信息,有時候也聊聊天或玩游戲。中學生的生活本來就比較枯燥,學習壓力又大,沒時間去網吧也擔心去網吧不安全,因此很多同學都選擇用手機上網。尤其是假期,可以在晚上父母休息了以后躺在床上和同學聊天,想聊到什么時候就聊到什么時候,既不容易被家長發現,又不用擔心第二天早上起不來,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
預防上網 堵不如疏
對于暑假期間孩子沉迷于網吧的情況,網友“寧寧”認為,網絡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孩子不可能不接觸網絡,應該每天給孩子一定的上網時間,讓他們過過癮。物極必反,如果太限制死了,他們就越來越好奇,越想上網。
“放假了,媽媽允許我每天玩2個小時電腦,比平時只有周末才能玩1個小時痛快多了。”即將升初二的陳靜 (化名)興奮地說。她還透露,暑假期間,她的同學上網時間都會相對延長一些。“雖然在家,但在網上也能和好朋友天天見面。如果媽媽完全不讓我上網,我肯定會強烈反對的。”
很多市民也認為,如果家長一味禁止孩子在家里上網,孩子可能會去跑到網吧上網,甚至泡到網吧里。對待孩子上網,“疏”比“堵”好。
很多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也指出,在電子產品和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要想徹底禁止孩子上網是不現實的。家長剝奪孩子上網的機會,也會帶來負面效應,導致一些學生與父母反目等現象。與其這樣,在孩子上網這個問題上,家長的 “堵”就不如改為合理地疏導,以便更好地防止中小學生暑期網絡成癮。
科學疏導 合理上網
如何預防孩子上網成癮?在采訪中,隨州二中一位老師認為,首先必須改善家庭環境,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疏導孩子,這是家庭療法的根本,治療網癮也一樣。家長可以利用暑假,讓孩子換環境,送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比如做義工,做社會調查,參加夏令營等,讓孩子吃苦流汗,再加上心理干預。同時對孩子進行學業和職業的規劃教育,讓孩子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對初三和高三的孩子。
“在暑期,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通過網絡了解各類資訊、拓寬視野,把上網視作課堂學習以外的一種補充。”市民鄭先生這樣認為。他說,老師也可以布置一些借助網絡查找才能完成的作業,比如可以讓學生做電子演示文檔、設計網頁等,使學生在網絡中學到知識,體會樂趣,逐漸養成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習慣,幫助學生正確對待網絡生活。
也有網友支招指出,家長應該允許中小學生有節制地上網。而要使孩子真正做到“有節制”,就需要父母和他們一起共同制定“網絡守則”,約定每天的上網時間、上網內容,給予必要的指導并監督孩子嚴格按照約定去做。同時,家長也要觀察和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時間關注什么、需要什么,一起討論、制定一個長假安排計劃,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找到其他的娛樂方式,比如在上網時間、寫作業時間之外,為孩子安排諸如閱讀、運動、去博物館、外出游玩等活動,既能豐富中小學生的假期生活,也能轉移他們對電腦和網絡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