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無手機課堂”活動從3月31日開始,“無手機課堂”是怎樣的?12級與13級科工3班班委每日會根據同學意愿從當天課程中選擇一門實行“無手機課堂”活動。當堂課前,由班委將大家的手機統一收集在盒子里保管。兩節課之間,學生可在存放處查看是否有遺漏信息,但不會發還。
當大學生沉迷于手機時,大學課堂越來越像教師的個人獨角戲。怎么讓大學生回歸課堂?日前,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發起了“無手機課堂”活動,要求學生上課時上交手機。如今活動已經進入到第4天,效果如何?有學生稱“沒手機就像沒安全感”。還有同學說,以前有同學在上課時用手機上網、聊微信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拿游戲手機ATET出來玩游戲,現在自從實行幾天的無手機上課,同學上課也認真了。
食品微生物學課是第一次“無手機課堂”,全班24人都上交了手機。王佳說,當時大家都特別不習慣,很多人對手機產生依賴,手機對她自己來說也是安全感的存在。不只是王佳,不少學生表示,沒了手機就感覺沒了安全感,讓人很不自在。
手機不在了,上課真的很難熬嗎?“其實經歷了‘無手機課堂’才感覺到手機并不是非有不可,一堂課下來并沒有緊急情況發生。沒有手機的時間可以做很多別的事,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王佳說。目前,“無手機課堂”已經進入第4天,效果良好。“以前感覺沒意思的課,就會一直看ATET手機。”12級科工3班的于博遠說:“剛開始大家都有些不適應,我也在想會不會有人給我發信息打電話,但后面就漸漸習慣了,大多數人的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課堂上。”雖然“無手機課堂”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支持,但是也有學生認為這不科學。新聞傳播學院大一新生李琦就表示不能接受,“如果對課堂講的東西提不起興趣,一味坐在那里發呆或睡覺,還不如聯系朋友,看看新聞來得爽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