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恒大健康集團(HK.0708)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公告,多項核心指標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會員消費額34.6億,同比大增139%;營業額31.33億,同比大增136%;毛利潤11.45億,同比增長35.3%。  公告內容
業內人士分析,恒大健康的拳頭產品——恒大養生谷精準的市場定位、創新的會員模式、全面的產業布局是其業績高增長的重要原因。與此同時,過去一年,恒大健康大舉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迅速完成全產業鏈布局,成為公司下一輪業績增長的內生動力。 
據悉,恒大健康首款電動汽車計劃于今年6月在天津工廠全面投產,恒大健康造車進展“神速”,優勢何在? 一、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形成協同競爭優勢: 從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始,恒大健康一直在謀篇布局,步步為營地搭建造新能源車全產業鏈。 1月15日,恒大健康入主承襲“薩博”基因的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為其新能源汽車藍圖注入了純正的北歐工業基因;隨后,恒大健康收購卡耐公司,獲得日本頂尖技術,擁有行業前三的動力電池產能;緊接著與世界頂級超跑品牌科尼賽克合作打造頂級電動跑車;前兩天,恒大健康又控股荷蘭輪轂電機企業e-Traction,將驅動電機世界最頂尖的革新者,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備商品化條件的輪轂電機生產企業收歸旗下。  恒大NEVS生產基地
至此,恒大通過垂直整合,構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涵蓋整車技術研發、“三電”核心部件、智能網聯、生產制造、銷售、共享、充電服務等,建立起“系統性競爭優勢”。 二、用世界頂尖技術造“恒大車”,建立技術研發優勢: “我們堅信‘技術’是發展汽車產業、高端制造業的靈魂。”正如恒大健康副董事長彭建軍在業績會上所言,恒大健康造車,布局的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體系,瞄準的是全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高精尖技術。 通過一系列并購和合作,恒大目前已具備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能力——薩博、科尼賽克整車研發和制造技術,日本最先進動力電池技術,以及荷蘭先進的輪轂電機驅動技術,構建起強大的技術與產品優勢。可謂真正實現了用世界頂尖技術造中國車。 
三、恒大集團資源優勢加持 打造汽車服務生態應用場景 如今的汽車產業已經進化到汽車服務生態的競爭,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將呈現出“服務化、智能化、體驗化”等特征。 在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方面,恒大健康還有一個獨家優勢,背靠恒大集團的地產、客戶及渠道資源,可以實現多樣化的汽車服務生態應用場景。在恒大健康業績會上,彭建軍提出,未來可以實現以汽車用戶為核心的車聯網、充電網絡和汽車共享。  許家印介紹恒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據了解,恒大通過入主廣匯集團,擁有了廣匯汽車遍布全國的1200多個4S店。此前許家印曾透露,將攜手廣匯在城市中心區建設智慧充電樓,以解決城市停車難、充電難的問題。此外,恒大集團在國內進入了280多個城市800多個地產項目,現已擁有1000多萬業主,并與全球800多家知名企業戰略合作,將充分擴大汽車服務生態應用場景,是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無可替代的資源優勢。 在眾多尖端造車科技加持以及自身全產業鏈優勢的協同效應之下,恒大健康擁有其他造車勢力無可比擬的高起點。隨著新能源車產業進入高速增長期,不僅能成為恒大健康業績增長的強力引擎,未來還將助力中國汽車彎道超車,推動中國由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