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孕媽媽都會特別害怕流產,其實做好相應的流產知識了解,然后做好相應的準備,就可以把流產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什么是流產 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妊娠者稱流產。流產發生于妊娠12周前者稱早期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稱晚期流產。流產又分為自然流產和人工流產,自然流產的發病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數為早期流產。 導致流產的病因 1、遺傳因素,早期自然流產時,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占50%~60%,多為染色體數目異常,其次為染色體結構異常。數目異常有三體、三倍體及X單體等;結構異常有染色體斷裂、倒置、缺失和易位。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多數結局為流產,極少數可能繼續發育成胎兒,但出生后也會發生某些功能異常或合并畸形。若已流產,妊娠產物有時僅為一空孕囊或已退化的胚胎,然后會導致類似產后惡露多久干凈之類的問題出現。 2、環境因素,影響生殖功能的外界不良因素很多,可以直接或間接對胚胎或胎兒造成損害。在預防流產后注意事項中要注意過多接觸某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如砷、鉛、苯、甲醛、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和物理因素(如放射線、噪音及高溫等),均可引起流產。 3、胎盤內分泌功能不足,妊娠早期時,除卵巢的妊娠黃體分泌孕激素外,胎盤滋養細胞亦逐漸產生孕激素。妊娠8周后,胎盤逐漸成為產生孕激素的主要場所。除孕激素外,胎盤還合成其他激素如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及雌激素等。早孕時,上述激素值下降,妊娠難以繼續而致流產,流產后產后惡露多久干凈也是需要去了解的。 4、免疫因素,妊娠猶如同種異體移植,胚胎與母體間存在復雜而特殊的免疫學關系,這種關系使胚胎不被排斥。若母兒雙方免疫不適應,則可引起母體對胚胎的排斥而致流產。有關免疫因素主要有父方的組織相容性抗原、胎兒特異抗原、血型抗原、母體細胞免疫調節失調等。 應對以及處理方式 1、先兆流產。應注意休息,禁忌性生活,陰道檢查操作應輕柔。對黃體功能不足的患者可以補充黃體酮,具有保胎效果。其次,維生素E及小劑量甲狀腺素(適用于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也可應用。此外,對先兆流產患者的心理治療也很重要,要使其情緒安定,增強信心。經治療,癥狀不見緩解或反而加重者,提示可能有胚胎發育異常,進行B型超聲檢查及β-HCG測定,決定胚胎狀況,給以相應處理,包括終止妊娠也是流產后注意事項種需要注意的。 2、難免流產。一旦確診,應盡早使胚胎及胎盤組織完全排出。早期流產應及時行負壓吸宮術,對妊娠產物進行認真檢查,并送病理檢查。晚期流產,因子宮較大,吸宮或刮宮有困難者,可用縮宮素10單位加于1%葡萄糖液500ml內靜脈滴注,促使子宮收縮。當胎兒及胎盤排出后需檢查是否完全,必要時刮宮以清除宮腔內殘留的妊娠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