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駐水頭鎮的1年10個月里,碧桂園聯合清遠佛岡縣各部門,在水頭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共同推進全民技能提升扶貧項目,資助長期職業學歷教育、開展中期社會技能培訓、短期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三箭齊發,探索扶貧新模式。 碧桂園扶貧工作團隊為村民推薦就業機會,將現場招聘會引進鎮里,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好工作。同時,扶貧小組按照村民需求開設了9大熱門專業培訓班,3000余村民通過培訓,提升了專業技能,找到了更理想的工作。同時,碧桂園集團主席楊國強、副主席楊惠妍成立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正大力興建碧桂園職業學院,搭建教育大平臺,讓受助貧困學生掌握技能,“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因曾受助于社會,當以奉獻社會。”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強說,“如果我們的年輕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職業培訓,我國將擁有大量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各行各業都有足夠嫻熟的工人,任何類型國際企業都會更加愿意來華開廠,我們還擔心什么就業和收入問題?”話語樸素,卻道出了一個民營企業家希望通過教育改變貧困的夢想。 用就業改變貧困 幫扶鎮里開起現場招工會 陽春三月,2014年全民技能提升第二屆現場公開招聘會在水頭鎮如期舉行。 此次招聘會會集了來自珠三角地區的諸多人才服務中介公司和用工企業。鎮上的村民與招聘公司代表一對一直接交流面試,洽談工作細則。截至筆者發稿,本屆現場招聘會共促成202人簽訂了就業意向書,后續就業跟進管理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扶貧培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村民的脫貧致富,培訓出來的學員只有就業才能改變貧困。”碧桂園扶貧工作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以上考慮,在水頭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碧桂園聯合培訓機構開創性地把招聘會引入水頭鎮。 據悉,首屆現場招聘會當天就有100多人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意向書。到目前為止,已經全部安排就業,不少學員的家庭收入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碧桂園將現場招聘會引入當地,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村民徐玉津就是培訓再上崗、現場招聘會的受益人之一。1986年出生的他原本在佛岡縣城從事家電安裝工作,因為沒有特種作業證書,一些正規大型的裝修工作做不了,薪酬待遇自認不如人意。通過參加技能培訓,不僅快速掌握和提升了專業知識,而且獲得了專業資格證書。現在,他已被原單位重新聘請,崗位和薪資都上了一個臺階,“我現在月薪在4000元左右,比原來多了五六百元。” 用技術改變命運 4000多村民免費學九大技能 為快速提升村民職業技能,幫助全村人員工作脫貧,碧桂園為有意學習職業技能技術的適齡勞動力開設了技能專業培訓班。 碧桂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總共開設了叉車駕駛、吊車司機、電工技術、焊接技術、汽車維修、財務會計、室內設計、計算機技術和家政育嬰師培訓9大熱門專業。據統計,全鎮共有4077名學員參加,2482人獲得了技能證書。 9大專業技能班中,最受歡迎的是家政育嬰師培訓班。由于報名人數眾多,為了方便廣大農村婦女參加家政育嬰師的培訓,碧桂園佛岡縣扶貧開發項目部經過多方努力,把課堂搬到村委文化室。這樣一來,既方便了學員的學習,也不耽誤她們的生活生產。不少在外從事家政服務的阿姨聽到這個消息后,都相約回鄉參加培訓。 48歲的廖休連同很多人一樣,從外地特意回鄉參加培訓。廖休連從事家政服務工作已有三四年,工資在5000元以上。此次聽說有家政育嬰師的培訓,特意向雇主請假回來培訓。她告訴記者,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之后,待遇會提升到6000元以上。據不少外出從事過家政工作的阿姨們反映,拿到了育嬰師這個證書,外面的中介公司承諾幫她們找的工作待遇不會低于3800元一個月。 目前,家政育嬰師培訓學員中已有超過400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普遍工資待遇在3000—3500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村民的家庭收入水平。碧桂園相關負責人透露,2014年培訓專業已全部接受報名,現培訓報名人數已經達到700多人,預計今年新增加培訓人數會超過1200人。 自建學校搭起大平臺 碧桂園職業學院幫助寒門脫貧 通過技術和教育改變貧困,楊國強的決心遠不止于開展培訓。 2013年,他與女兒楊惠妍縝密謀劃、悉心推動,在環境優美的清遠市清城區東城街蟠龍園,全面啟動了占地總面積300畝、規劃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包括教學實訓樓、行政樓、圖書館、體育館、教師宿舍、學生宿舍、食堂等在內的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的建設,現在處于第一期工程收尾階段。據了解,按照楊國強的要求,學院所有的建設用材確保科學環保,學習、生活設施確保先進完善。除分期投入校園建設資金4.5億人民幣之外,楊國強還將依據學院的發展需要實行生均撥款,確保學院正常運作和發展。 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以“辦慈善高校,助貧困學生,育精英人才,為社會服務”為辦學宗旨,通過對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免學費、教材費、食宿費,并提供服裝費、床上用品費和寒暑假期探親往返路費等,爭取使受助學生“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院首期開設酒店管理、物業管理、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和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并將于今年秋季正式開學。預計在10年之內,學院將開設最具有實際技能的建筑類、機電類、房地產類、旅游類、計算機類和財務會計類等專業群的專業。通過建立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一方面系統地培養精技善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精英人才,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希望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的舉辦,以其精英式培養、高層次就業來改變社會對高職的看法,從而讓更多的有智慧、有潛力的學子喜歡讀高職,改良中國的高等教育結構。 楊國強一直認為,教育才是解決貧困的永續出路。而在決定舉辦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之前,楊國強領導下的碧桂園早就為貧困村的寒門學子謀劃求學脫貧之路了。 在水頭鎮的扶貧開發中,碧桂園扶貧工作團隊深入水頭鎮各村調查,幫扶考上大學后無力支付學費的低保貧困學生。按照重點大學6000元、普通本科4000元和大專院校3000元的補助標準對其進行幫扶,完成了11個大學生的幫扶工作。而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碧桂園共幫扶在讀技工、技師類學校學生、貧困本科、大專學生等達1822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