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4-6-2 10:31 編輯
SNV33133_副本.jpg (109.54 KB, 下載次數: 14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6-2 09:41 上傳
SNV33134_副本.jpg (122.79 KB, 下載次數: 1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6-2 09:41 上傳
今天是我們民族傳統節日【端陽】
關于【端陽】的民俗文化傳承、由于幾十年的社會原因,就是我這年愈古稀之人,也是知之甚少、實為憾事.
在我的端陽節印象中、只曉得吃棕子、掛艾蒿.余下就一片空白.
當我在門前和左鄰右舍一樣,掛上兩束艾蒿.(菜場所購、一元大洋).問老伴知否為么事端陽掛艾蒿.她冒了一句:
"你日夜上網,去問你度娘"
她這不是吵架的節奏嘛!我無語......
但去問問百度是必須的:
百度有關詞條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如果就此打住、把百度資料學說給老伴聽聽、還真沒有發此帖意義.
我發帖想表述的是:我們如何去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民俗文化?
小同學們、你們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