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業是怎么定義的?
答:就業就是從事一定社會經濟活動,并取得合法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其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不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2.個人就業登記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答:《湖北省就業人員登記表》,《承諾書》,大專及以上學歷需提供畢業證書。
3.單位就業登記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答:
(1)《湖北省錄用人員就業登記冊》(蓋章原件1份);
(2)單位承諾書(原件蓋章1份);
(3)大專以上學歷提供畢業證復印件;
(4)單位首次錄入系統需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
4.單位就業登記需注意哪些事項?
答:社保系統中的單位參保狀態必須與錄入就業系統的參保單位一致。
5.什么是失業人員?
答:失業人員是指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愿望而未能就業的人員。
6.失業登記需提交哪些材料?
答:《湖北省失業人員登記表》、大專以上學歷需提供畢業證復印件。
7.辦理失業登記的受理條件是什么?
答:勞動年齡內(年滿16周歲(含)至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有勞動能力、有就業要求的以下兩類城鄉勞動者可在戶籍地、常住地、就業地或參保地辦理失業登記:(1)處于無業狀態;(2)從事一定收入的勞動,但月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8.辦理失業登記的受理方式是什么?
答:窗口或網上受理(鄂匯辦APP、湖北政務服務網、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
9.失業登記辦理需要哪些材料?
答:(1)《湖北省失業人員登記表》;(2)申請人身份證或社保卡。
10.失業登記的辦理流程是什么?
答:(1)申請:勞動者可在公共服務機構現場辦理或通過線上申請。
(2)受理:核驗個人提供的失業登記材料,將信息錄入系統進行比對。若不符合要求,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將材料一并退回;若符合要求,當即受理。
(3)審核:辦理失業登記,并在系統中記載失業登記相關情況。
(4)存檔:將業務資料歸檔留存。
11.失業登記辦結時限是多少個工作日?
答:3個工作日。
12.就業困難人員包括哪幾類?
答:就業困難人員包括:女性年滿四十周歲或男性年滿五十周歲的失業人員、連續失業一年以上人員、失地農民、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或者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員、農村零轉移就業貧困家庭成員、畢業一年以上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人、各級社會福利機構供養的成年孤兒和社會成年孤兒、建檔立卡脫貧人員等。
13.就業困難人員認定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湖北省困難人員認定表》及相應的附件清單。
14.在辦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之前需要辦理什么業務?
答:進行失業登記。
15.辦理就業困難人員的受理方式是什么?
答:窗口或網上受理(鄂匯辦APP、湖北政務服務網)。
16.就業困難人員的辦理材料是什么?
答:(1)《湖北省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表》;
(2)申請人身份證或社保卡;
(3)人員類別證明材料:符合條件人員的有效證明復印件或原件掃描件(部門間可協查的無需提供)。
17.就業困難人員的辦理流程是什么?
答:(1)申請:申請人可在公共服務機構現場辦理或通過線上申請。
(2)受理:核驗申請人提供的相關材料,將信息錄入系統進行比對。若不符合要求,一次性告知申請人,將材料一并退回;若符合要求,當即受理。
(3)審核:辦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并在系統中記錄相關情況。
(4)存檔:將業務資料歸檔留存。
18.就業困難人員的申請辦結時限是多少?
答:5個工作日(含公示期)。
19.哪些人員可以申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
答:
曾都區戶籍,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實現靈活就業且已辦理了就業登記的人員可以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20.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標準如何確定?
答:按照《湖北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后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曾都區具體補貼標準由區人社局會同有關單位根據當年度就業補助資金承受能力以及實際申報補貼人數適時調整。
21.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期限如何規定?
答: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期限,除對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為準)。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22.靈活就業社保補貼需提交什么材料?
答:(1)首次申報人員:
①《湖北省失業人員登記表》《湖北省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表》《湖北省就業人員登記表》《曾都區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申請表》;
②申請人身份證、戶口本、一寸照片4張、郵政銀行或農商銀行卡復印件;
③高校畢業生需提供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復印件;
(2)二次及二次以上申報人員:
二次及二次以上申報人員繳納社保費后,在有效受理期內持本人名下且能正常使用的郵政銀行或農商銀行卡到居住地社區就近登記,由社區工作人員錄入補貼,實行“免申即享”,無需填寫資料。
23.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應在哪里進行申請?
答:符合補貼條件的人員可到居住地社區、街道(鎮、管委會)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就近申請。
24.已經享受過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稅收優惠政策人員,還能在其他企業享受嗎?
答:不能,一個員工最多可以享受36個月。
25.企業吸納哪些重點群體,可以享受稅收政策?
答:(1)納入全國防止返貧監測和銜接推進鄉村振興信息系統的脫貧人口;
(2)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半年以上的人員;
(3)零就業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勞動年齡內的登記失業人員;
(4)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
26.什么是公益性崗位?
答:是指由有公益性崗位需求的用人單位開發,并經縣級以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以實現公共利益和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為主要目的的非營利性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崗位。
27.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有哪些?
答: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為就業困難人員。
28.安置公益性崗位的用工單位可享受哪些補貼?
答:開發公益性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用工單位可按規定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29.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是多少?
答:公益性崗位補貼標準不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30.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有多久?
答: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除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外,其余人員最長不超過3年。
31.用工單位開發公益性崗位需提供哪些資料?
答:有公益性崗位需要的單位,按照屬地關系,向當地人社部門提出公益性崗位開發申請,并提供崗位名稱、崗位數量、招用條件、薪酬待遇、用工期限等情況資料。
32.公益性崗位應該優先安置哪類困難人員?
答:公益性崗位應該優先安排符合崗位條件的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
33.鄉村公益性崗位應該優先安置哪類困難人員?
答:鄉村公益性崗位應該優先安置無法外出、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且有能力勝任崗位工作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34.鄉村公益性崗位如何簽訂勞動協議?
答:各村(居委會)與鄉村公益性崗位人員簽訂勞務協議,每次簽訂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并應為安置人員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
35.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包括哪些?
答:應按其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個人應繳納的部分。
36.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能不能同時申領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
答: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實現就業,其應領取的失業保險金將被封存,待再次失業后才能按規定予以重新計發。因此,若申領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失業保險金就會封存,而不能同時領取失業保險金。
37.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應具備哪些條件?
答:(1)年滿18周歲,身體健康;(2)具有從事其工作所必須的專業技能和相應的工作經歷;(3)無犯罪記錄;(4)有確定的聘用單位;(5)持有有效護照或能代替護照的其他國際旅行證件。
38.什么是就業補助?
答:就業補助是政府或相關機構為了促進就業、緩解就業壓力、支持特定群體(如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返鄉農民工等)實現就業而提供的一種經濟援助。這些補助通常包括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扶持資金等多種形式,旨在降低就業成本,鼓勵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就業市場。
39.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應當依法如實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答:根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時,應當依法如實告知勞動者有關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
40.用人單位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自主招用人員?
答:根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自主招用人員;
(1)委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或職業中介機構;
(2)參加職業招聘洽談會;
(3)委托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站等大眾傳播媒介發布招聘信息;
(4)利用本企業場所、企業網站等自有途徑發布招聘信息;
(5)其他合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