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是平安夜。25日是圣誕節。26號是什么節?毛主席的生日。外國人稱為“毛誕節”!再過一個多月,是中國人的傳統春節!
過圣誕節,公司也是發個蘋果。主要的是為員工制作ppt圖片,配樂播放。我們打工嘛,干活拿錢,也就蘋果一拿。嘻嘻哈哈,再在電視下圣誕樹旁合影照相。
閑時看看扣扣微信和隨州網。大家也都在高高興興過圣誕節。像隨州網上大家曬蘋果。還有圣誕老人送禮物等。但也有人說,圣誕節是外國的節日,與中國沒關系,國人不該如熱情等。甚至有人說是“崇陽媚外,”要“強烈鄙視”……
我想說說自己的一點看法。不錯,圣誕節是外國的節日。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的誕生日而設立的節日。耶穌誕生在夜間。所以把24日作為平安夜。中國晚清時期國力羸弱,政治腐敗,山河破碎、有人說,西方人的后代組成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中國人確對他們祖先創立的圣誕節過的不亦樂乎;而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建立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好多人確不記得他的生日。而外國人把毛主席誕生日稱為“毛誕日”。還有春節,大家也感覺過的沒以前好。
其實,我覺得,情況不能說的那么復雜。無非是過個節日而已,用不著上綱上線。去指責他們。一個節日,它是文化的產物,反應它獨有的民族文化和價值理念;虺绨莼蚣o念。它與政治有關系,但超越政治。政治是分階級,有國界的。一個國家的政治模式不能輸入另一國。而文化是無國界的,是人類共同的科學創天,共同的文明成果。是全世界流動的。有生命力的東西,就會到處生存。
圣誕節是紀念耶穌的。但是,這只是它的由來。不是它的目的。這個節日,有它向善向好的一面。比方說,圣誕老人送禮物,平安夜吃蘋果。這個節日有反應真善美的東西,體現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追求。不能說,它是外國的紀念耶穌的節日,就歧視;不能說,外國人的祖先侵略中國,我們過他們的節日就是“數典忘祖”,就是精神缺鈣。
“牢騷太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無非是過個節日而已。用不著上綱上線,沒必要驚慌失措。國人是在過圣誕節。但是,中國的節日,外國人不也是在過?!中國的春節。大家從各地回家過年,幾億人次的流動量;而在春節,不少外國政府的領導人祝賀新春,給華人拜年!
堂堂中華,中央之國。經濟發展,人民安康。無論現實還是未來,我們要有足夠的道路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不能為有人過圣誕節而驚慌失措甚至是批評指責。外國人搞出了“毛誕日”,外國人也過春節。我們自己人為過春節那多人的流動那多錢的消費大家都懂!還有圣誕節一天,春節多少天?全世界最多人過的節用錢最多的節是什么節?
所以我們說,節日大家都過。淡定一點,從容一點,大度一點!不過過個節日,樂乎樂乎!與心情有關,有什么大不了呢?!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