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語境中孕育出的網絡語言,不少已成為漢語中比較活躍的一部分,網絡語言上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進教科書,入詞典,說明了網絡語言有著較強的生命力。
11.webp.jpg (43.61 KB, 下載次數: 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5:38 上傳
應當說,網絡熱詞的大量涌現,與網絡虛擬世界和自媒體把關人缺失、缺位的特性直接相關。但是,網絡世界雖然是虛擬空間,卻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網絡語言低俗,何嘗不是現實世界低俗、庸俗的真實寫照?
“草泥馬”、“屌絲”、“逼格”等網絡熱詞,電視節目主持人“發酒瘋”不以為恥,“小妖”變成高校迎新標語,都折射出我們這個社會有不少人的價值取向已經俗不可耐。事實上,近年來,網絡名人鳳姐、干露露、郭美美們,無一例外,都是在迎合大眾的審美惡趣,這些人的道德底線已經到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地步。
22.webp.jpg (24.16 KB, 下載次數: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2 15:39 上傳
社會道德滑坡,必然引發拜金主義、浮夸造假、詐騙偽裝盛行,是非不分,善惡莫辨,美丑顛倒,也就習以為常。于是,本是無聊的事在一些人眼里卻很“有趣”,本該憤恨的事,在一些人眼里卻變成了“欽佩”,本該譴責的事,一些人卻大加贊美。某著名職業經理人被指博士學位造假時,竟然大言不慚地說:“能騙到所有人就是成功!”
當今社會,各種思想互相激蕩,人們的思想解放,價值多元,社會更開放,更包容。但是,思想解放、社會開放、價值多元,不代表沒有的主流價值觀。 的確,倡導什么、弘揚什么,必須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如果任由“草泥馬”、“屌絲”、“逼格”這樣的粗俗網絡熱詞泛濫,任由某些主持人在各大電視節目中販賣其沒有廉恥的價值觀,正氣就無法抬頭,主流價值觀必然得不到弘揚,社會風氣只能每況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