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4-10-22 12:38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隨天隨地 于 2014-10-22 13:02 編輯 =======李庭芝姜才后人展示李庭芝畫像 10月21日上午10時,在反映宋末揚州抗元民族英雄李庭芝與姜才 ... |
逍遙自在人 發表于 2014-10-22 17:26 現在已經在慢慢改正過來了,已經開始紀念這些國民黨的抗日英雄了,歷史的功績是不容篡改的 |
lyt 發表于 2014-10-22 16:57 那也只能說明他是那個時代的英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果把這些歷史人物現在當作民族英雄來紀念恐怕不妥當。 照此說來原國民黨好多將領也是民族英雄,他們也應該享有英雄的待遇,我們也應該記住并紀念因為他們在抗擊日寇時是有功的。可惜呀…… ![]() |
逍遙自在人 發表于 2014-10-22 15:34 你說的是個老問題,有點像岳飛的評價問題,已有解,是民族英雄 |
民族英雄幾個字尚待商榷,何為民族英雄?抗擊外寇才稱得上民族英雄;李是抗擊外寇嗎?中國是一個大家庭,有56個民族,56個民族只有一個姓,那就是姓中!如果說李是民族英雄,那那那……這這這這…… |
建議 英雄后人呼吁重建雙忠祠 昨天,李庭芝、姜才的后人通過本報呼吁,隨著歷史資料的不斷發掘,李庭芝與姜才的形象越來越立體,揚州應該重建“雙忠祠”。 1275年2月-1276年7月,在長達一年半的揚州保衛戰中,宋末將領李庭芝和副將姜才帶領揚城軍民奮力抗擊元軍。最終,因寡不敵眾、降將的出賣,李庭芝和姜才壯烈殉國。 為悼念李、姜二公,在揚城廣儲門外梅花嶺側,時人修建了雙忠祠,清同治十三年(1876年)遷至城東黃家園。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城市建設的需要,雙忠祠巷被拆除,雙忠祠也不復存在。 2000年,東圈門歷史街區整治前,政府有關部門在雙忠祠遺址—薛家巷口對面建立了一座“雙忠祠大照壁”以示紀念。據悉,相關部門曾計劃在東圈門內辟出專門場所作為雙忠祠的展示區。 “重建雙忠祠,讓李、姜二公的光輝形象能永遠扎根在揚州人民心中,使李、姜崇高的民族氣節,作為一種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得以延續與繼承。”昨天,揚州文史學者陶海揚說。 |
現場 李庭芝姜才后人尋訪祖先遺跡— 英雄雕像前后人感慨落淚 昨天,李庭芝、姜才的后人們一起走訪了雙忠祠舊址、宋夾城公園等地,尋訪先祖的遺跡,感懷先人。在宋夾城李庭芝與姜才的雕像前,李庭芝、姜才后人們感慨落淚。 昨天,從溫州市龍灣區遠道而來的姜才后人,和李庭芝后人李忠平先生,趕到文昌中路茂業百貨大樓東側。 “這里就是原來的雙忠祠巷12-14號,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城市建設的需要,雙忠祠巷被拆除了。”昨天,聽了李忠平的介紹,姜才后人們認真地在原址走了一圈。 “哪怕沒有遺跡了,我們還是要來看看。”姜才25代孫姜啟良說。 在反映李庭芝與姜才英雄形象的揚州宋夾城公園“鐵血揚州”群雕前,李忠平與姜啟良、姜振紹、姜方良等8人對著雕塑叩拜。 “第一次在溫州以外的地方看到祖先姜才雕像,非常激動,也非常感動,7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在這里流血犧牲,我們今天踏上了祖先曾經為之奮戰的地方,感覺非常神圣。”姜方良說。 因為太激動,已經70多歲的姜啟良落下了熱淚。 “我提議,我們為祖先敬一杯酒。”昨天,在一家簡樸的飯店包廂內,李庭芝、姜才后人一行8人一起舉杯,年齡最大的姜啟良提議。 “李庭芝和姜才的后人終于在當年祖先拼死守衛的揚州再次聚首,感慨萬千。”李忠平說。 “我們雖然之前并不認識,但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李庭芝與姜才曾經在揚州并肩作戰,并且一起壯烈犧牲,我們覺得彼此一下子就熟悉了。”姜振紹說。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