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三屆離校后基本都當了知青,并且將此前以農場(含兵團)模式為主的上山下鄉改變為以插隊模式為主。為動員老三屆下鄉插隊、掩蓋就業危機,特地制造出了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接受再教育”的借口。 |
見過比現在大得多的大雪,聽老人說五四年的大雪山里的木梓樹大多凍死了 |
那時我還小,依稀記得早上大人們將門前的雪鏟出了一條路,路兩旁的雪比我人還高。 |
![]() ![]() ![]() |
網間散步 發表于 2015-1-30 15:18 ![]() 著名的白居易詩“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賣炭翁就不會興奮雪景…… |
漂泊的隨州人 發表于 2015-1-30 11:10 那時還沒有人工湖“白云湖”。 那是條發源于大洪山的府河,隨縣境內稱“涢水”。當時,僅一條襄花公路過隨縣去襄陽。單行車道,晴通雨阻,路上幾天沒一臺車。而這些車大都是一種燒木炭的蒸汽車,運力很低……(我曾寫帖介紹過) 隨縣的物資運輸主要靠這條府河。下從漢口集家嘴,上至環潭和歷山,河中行駛一種雙桅木帆船作貨運和客運…… 解放軍攻進隨縣城后,我母親和我及姐姐,娘兒仨就是乘這種木帆船逃難去漢口…… 這種木帆船都是云夢、漢川人的家產,他們全家人都吃住在船上,幾十天的冰雪天地,泊在野外河道中的冰封木船,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孤獨無援,貧病交加…… |
衣品入席 發表于 2015-1-30 09:43 ![]() ![]() ![]() |
婉婉 發表于 2015-1-30 08:46 ![]() |
漲漲苔 發表于 2015-1-30 07:47 ![]() ![]()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