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必看】隨州網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發布指南2019,隨州網最新招聘信息
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標簽出爐,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簽?《版主手冊》申請版主的快來喲
查看: 296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是“教育狂”式的父母嗎?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9-19 16: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代有一代的夢,一代有一代的理想。現在的孩子們則成了一臺考試機、一臺成人夢的復印機、一張鋼琴凳、一雙紅舞鞋、一只小青蛙、一支油畫筆,反正想讓孩子是什么,孩子就得變成什么。惟獨不是父母自己。

  現在的家長過去是由父母帶大的,現在的孩子則是在幼兒園和學校里長大,孩子過早掛上月票或騎上山地車,奔波在城區街道上,從一個封閉的圈子再鉆入另一個集中的圈子,繁重的功課就像狼在追羊,不僅使他們沒有玩的時間,也減少了與成年人交往的機會。而傳媒、電視給孩子的信息,明星對他們的影響,卻遠遠超過父母。孩子基本上與父母的工作和生活隔離了,爹媽在干什么他們并不清楚,也不了解父母的甘苦。只是出于好奇,父母才偶爾帶他們參觀一下自己的工作場所,只是出于禮節,才去見見祖父母。正是周邊環境的封閉,造就了“大公主”和“小皇帝”的習氣。

  當年父輩們80%都是自己去上學,現在只有7%的孩子是自己去上學。為了讓孩子能遂父母的愿,家長對孩子是百依百順,為子女付出多少血本都在所不惜。家庭在消費和支出的意向上,為孩子的開銷或孩子的選擇意向竟占家庭比重的22%~40%。父母們由于“出了血”,一不如意就沖孩子大吼大叫:競爭, 競爭,否則掃馬路去!孩子們則根本不當回事,心里在嘀咕:你也沒混出息。兩代人的沖突,好像他們面對的不是同一個時空,也不是同一個社會。與上代人相比, 今天的孩子簡直太不幸了,孩子從小就進入一個太緊張的時代。大人們只是想著孩子小學要擇校,中學要重點,大學要名牌,一路殺過去,出國、留學、找個好工作。可人們似乎忘了,他們還是孩子,他們要玩,要歡樂,還要聽故事。

  在一項對上海學生的調查中顯示,大多數中小學生的學習時間過長,平均作業量超過國家規定的一倍以上。一般小學生除了上6節課之外,還要完成教師、家長布置的作業,加上參加學校夜托班、提高班、家教輔導班等,共計4 54小時,人均每天學習時間總計為10 54小時,大大超出國家教育部提出的小學生每天學習時間6小時的規定。

  家長不管自己是什么職業,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多讀點兒書。學生家長的普遍心態是:與其讓孩子閑著做其他事,不如讓他們多做功課……孩子做其他事,家長不放心,只有做作業,家長才放心。

  時下,許多家長對自己沒那么多的緊迫感,對孩子倒是憂心忡忡。他們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制訂了龐大的五年或十年“規劃”,遠遠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可他們照樣強行實施他們的教育計劃。我們把這種家長叫做“教育狂”媽媽和“教育狂”爸爸。結果導致中小學出現了“三過”現象。

  1、過度競爭。現行教育體制具有明顯的精英教育特征。這一體制的主要特征是:認為天才兒童以一定比例存在于自然人群中,從而整個學校制度被發動起來,兒童從入學起就被用“天才兒童”的標準進行層層篩選,從高等教育到基礎教育,教學內容被層層下放以期提高教學要求的水準。整個課程體制也表現出單純面向升學的特征:片面注重“尖子率”、“競賽得獎率”、“升學率”等等。于是,學生的學業競爭異化為考試分數的競爭,各個學校以升學考分爭高低,畢業班由精兵把守,中低年級加強“備戰”,大小測驗、考試過于頻繁,致使學生苦不堪言,造成當前青少年的心理疾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與此同時,激烈的競爭、人際關系的淡漠、環境污染,使我們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劣,孩子們在享受父輩們幼時從未享受過的豐富的物質及精神產品的同時,也正在承受著父輩們想象不到的精神壓力。

  他們從踏入小學校門的第一天起,就已站在了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而學校、家長傳統而片面的教育觀念,以分數高低論英雄、以升學率高低論優劣的不適當教育觀念,嚴重妨礙了教育者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這種過分關注智育和分數,實際上是剝奪了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不正常的生長環境。

  2、過高期望。過高期望是對青少年的“精神虐待”,易造成他們心理扭曲和損傷。高期待已成為困擾我國未成年子女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結。激烈的擇業競爭迫使上海的學生和家長做出這樣的選擇: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能進入高一層次的學校深造,將來就業時將會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因此,有90%以上的家長期望子女能入大學深造。

  據調查,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家長認為“最高興的事情”是孩子學習成績好,而“最惱火的事情”則是孩子學習成績差。

  不難想象,這種心態對孩子將意味著怎樣的精神壓力。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種錯誤教育方法,是對孩子的“精神虐待”,其危害遠大于嬌寵溺愛,甚至于體罰。“精神虐待”有多種表現,有些家長當發現孩子的思想違背自己的意志時,就會以警告、恐嚇、揭短等方式對孩子實施精神壓力,以制服孩子。還有像故意貶低孩子的能力,如拿別的孩子的優點來比自己孩子的缺點,這種比照又往往用諷刺、挖苦等形式,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從小就產生自卑意識。

  心理學研究已表明,一個自尊心從小就受到挫折的孩子,會出現很多心理和行為上的障礙,諸如自我否定、缺乏愛心、焦慮等心理疾病,長大也難以適應社會。

  3、過分保護。過分保護導致如今的青少年某些生理、心理機能退化。一些家長一方面在學業上拼命給自己孩子“加壓”,另一方面又為他們在生活上盡可能地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這便導致現在的孩子大腦“發達”,四肢無力。在舒適、方便中,青少年人體中的某些機能正在逐步退化。因為他們生活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滿足,幾乎不用克服什么困難。不用付出,也就沒有發展,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用于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就這樣被剝奪了。

  成人出于良好的愿望為下一代鋪設了一條充滿陽光和鮮花的大道,希望他們能從這里開始走向未來的錦繡前程。但這樣往往事與愿違,因為這違背了兒童和青少年成長的發展規律。

       現代心理、教育、社會科學的研究以及大量的調查表明:如果忽視了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養,在青少年期甚至在兒童期,就會表現出許多不適應癥,就如我們現在做老師、家長的常常會感覺到現在的獨生子女身上有許多毛病,如缺乏獨立生活能力,自立意識差,依賴性大;做事被動、消極、膽怯,顯得十分幼稚;表 現出某些不適應年齡特征的行為,出現心理倒退現象;適應新環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別人照顧,不會關心他人;社會責任感弱,情緒波動大,易走極端等等。

  孩子受到的限制越多,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為成年所做的準備和考驗,那他們將來為人父母就不會很合格,作為一個成年人就會感到困難重重。家庭的責任是發展孩子的性格,并為他們成年做準備,但這種準備工作并不總是很成功的。我們真的關心孩子嗎?如果真關心孩子,標準就不應該這么單一,不應該只看分 數。

  所以,我們要改變那種“轟轟烈烈搞素質教育”,“扎扎實實抓應試教育”的怪現象。


                       (轉自新浪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于 2014-9-20 08:29 | 只看該作者
想起很早的一句話: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
這句話倒也不是說不對孩子進行全面培養
而是按照孩子喜好、長處對孩子進行培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Q|合作伙伴|手機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5-7-29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青青草99热这里都是精品|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乱码一二三区精品|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9精品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2021|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97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在|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