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网»论坛 随网论坛 市民之声 1953年百年一遇的大雪
【必看】随州网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
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版主手册》申请版主的快来哟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777|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3年百年一遇的大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5: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届 于 2015-1-29 20:49 编辑

下雪了,小童鞋们很是高兴。两天来网上雪帖暴增。
但是,没一个上随州网的小童鞋见过老随县百年一遇的大雪……
在下,依老卖老地讲讲,1953年冬春的那场百年一遇的大雪。
那是一场真正的大雪……
从53年入冬到54年初春,近两个多月时间里,隔三差五地飘着鹅毛大雪。即使在兰天艳阳,也只是在下午积雪表面微微融化,一入夜,仍是天寒地冻,落雪越积越厚。几十天的长时间只落雪少融雪,天地混沌白茫茫。
我当时七八岁了,在县城完小(今实小)念二年级。临近寒假,也不用上学,成天猫在家里。我的家就是外婆的稻草屋,参阅写的一帖:【百姓家史】淅河铁桥上空的枪声此处就不罗嗦了。
走出县城东门,在襄花公路汽车站南侧,(今购物广场门前)。外婆的稻草屋孤独地兀立着。东南西三个方位,看不到任何建筑物。睛天、站在家门,可见到几里外东面土岗上的娘娘庙和八角楼遗址。南面清淅的今前进和白桃一线青山,天际处的府河呈黛色的独脚山。屋后是县城护城河畔大树,和露出土城墙的天主堂绿瓦屋脊。在这场大雪,世界变得银装素裹,天地一片白。静寂得可听到雪花飘落的沙沙声,或吊挂在厨房屋檐下,小臂一样粗的“凌冰钩”,间息水滴声……
进县城的公路上,小腿深的积雪,干净地无任何车辙人迹。成群的鸟鸦麻雀,饥饿地寻食。外婆收养的安徽少年,让我在门前雪地上扫出一小块空地,他用一截小木棍,斜斜支撑一个竹屉子,用长细绳拴住小木棍,当有小鸟在竹屉子下吃谷糠时,我们躲在暗处拉动细绳,小鸟被倾下的竹屉子罩住。一个时辰捉到十只八只…小鸟为食而亡,那我和外婆也强不到哪里去,几十天的冬雪,靠一缸酸菜过来了,基本是酸菜水煮烫饭,一日两吨…
大雪压踏了外婆的三间开客栈的草棚,烧饭柴草不用去烧板凳腿和床架了,只是灶屋水缸刚用水瓢盛一瓢水,立马水面就结上一层薄冰,水缸内壁都是一层层冰圈,中间只有一孔伸下水瓢……
这场大雪,还给我留下永恒的记忆。
当外婆烧火做饭时,在灶门口“着火”是我福利。一天姐姐把吊挂在灶头,借灶火烧开的土壶水,倾倒在盆中洗衣裳。开水淌到我伸在盆边的右脚上,瞬间脚背上烫脱一层皮……
当时,没有钱看医生,外婆用土方,烧焦的猪毛末调食用油涂抹。一段时间后,雪停了,公路上慢慢开始融雪了。告别外婆和姐姐,早饭后,用破布包上伤脚,拄着一截木棍,在雪地里一步步挪向40里外的安居。爸妈在那呀,还有我两个妹妹……
雪原上阳光晃眼,融雪湿透裹脚布,忘却冷与饿,孤零零地一个八岁少年,一跄一跄地从随城向安居。雪原变得昏喑了,可能是快天晚了,此时,茫茫雪原上走近一个人影,见我如此模样,问我原委。当他得知我去我爸妈,安居卫生所卓所长、镇小胡老师时,立马就近去了一个湾子。不多会来了一位中年农友,我被他时尔背在背上、时尔在后背上坐在他带的一条小扁担上……
到安居都上半夜了。
后来得知,路上遇到的是安居镇政府的一位干部。是他在茶庵遇到我的……
……。
好了、打住。这帖写的太长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3金币 +183 贡献 +168 收起 理由
路边草 + 15
咿呀咿吱喂 + 6 + 6
婉婉 + 12 + 12 赞一个!
辐射 + 15 + 15 赞一个!
老农民 + 15 + 15 我用评分来表明态度
每一天,为明天 + 15 + 15 我用评分来表明态度
海的声音 + 15 + 15 赞一个!
小永远 + 15 + 15 赞一个!
朱立早 + 15 + 15 赞一个!
涨涨苔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5-1-29 15:25 | 只看该作者
老三届离校后基本都当了知青,并且将此前以农场(含兵团)模式为主的上山下乡改变为以插队模式为主。为动员老三届下乡插队、掩盖就业危机,特地制造出了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接受再教育”的借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5-1-31 08:50 | 只看该作者
见过比现在大得多的大雪,听老人说五四年的大雪山里的木梓树大多冻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15-1-30 20:13 | 只看该作者
那时我还小,依稀记得早上大人们将门前的雪铲出了一条路,路两旁的雪比我人还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5-1-30 1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5:40 | 只看该作者
网间散步 发表于 2015-1-30 15:18
就是现在的雪越来越少了,才感动稀奇。莫说现在的小伙伴们,就是我们这一代看到下雪也比较兴奋。

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雪境有不同的心情。
著名的白居易诗“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就不会兴奋雪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5-1-30 15:18 | 只看该作者
就是现在的雪越来越少了,才感动稀奇。莫说现在的小伙伴们,就是我们这一代看到下雪也比较兴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 收起 理由
老三届 + 20 欢迎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4:52 | 只看该作者
婉婉 发表于 2015-1-30 14:15
是的是的,您多讲讲哈,我要博古通今

博古通今,大赞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2 贡献 +12 收起 理由
婉婉 + 12 + 1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4:38 | 只看该作者
漂泊的随州人 发表于 2015-1-30 11:10
我也听过老一辈的人讲过的,那时白云湖里还有跑船的(河运),湖封冻了,有人在船上没火柴,又上不了岸,饿 ...

那时还没有人工湖“白云湖”。
那是条发源于大洪山的府河,随县境内称“涢水”。当时,仅一条襄花公路过随县去襄阳。单行车道,晴通雨阻,路上几天没一台车。而这些车大都是一种烧木炭的蒸汽车,运力很低……(我曾写帖介绍过)
随县的物资运输主要靠这条府河。下从汉口集家嘴,上至环潭和历山,河中行驶一种双桅木帆船作货运和客运……
解放军攻进随县城后,我母亲和我及姐姐,娘儿仨就是乘这种木帆船逃难去汉口……
这种木帆船都是云梦、汉川人的家产,他们全家人都吃住在船上,几十天的冰雪天地,泊在野外河道中的冰封木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孤独无援,贫病交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5-1-30 14:15 | 只看该作者
老三届 发表于 2015-1-30 14:06
小朋友多知晓些史实。

是的是的,您多讲讲哈,我要博古通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 收起 理由
老三届 + 20 欢迎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4:12 | 只看该作者
衣品入席 发表于 2015-1-30 09:43
一场大雪,勾起了你的往事。虽然有许多的辛酸,但这种回忆也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我们那一代人,历经苍桑、饱受艰辛。有生之年,拼图往事,给自已一生划个圆圆句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4:06 | 只看该作者
婉婉 发表于 2015-1-30 08:46
来晚了,登在后面听故事

小朋友多知晓些史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14:04 | 只看该作者
涨涨苔 发表于 2015-1-30 07:47
唉,老叔一席话,倒让我狂汗不已。

企盼能“促膝剪烛话苍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合作伙伴|手机版|小黑屋|广告报价|联系我们|本站简介|无图浏览|随州网 ( 鄂ICP备11019817号-1 )

GMT+8, 2025-7-21 2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