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人見曰:“稷之馬將敗。”公密而不應。少焉,果敗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 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 《莊子·達生》 【譯文】 東野稷以善于駕車的絕技去謁見魯莊公,前進和后退,如同墨斗畫的線一樣筆直;向左右兩邊旋轉,如同圓規畫圓圈一般圓。魯莊公認為東野稷的駕車技術簡直高超得誰也比不了,就叫野稷沿著同一條軌跡,朝著相反的方向,來回各繞一百圈。顏闔看到了這種情況,走上去對魯莊公說:“東野稷的馬很快要疲困了。”魯莊公假裝沒有聽見,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兒,東野的馬果然疲困而返。 魯莊公問顏闔道:“你怎么知道的呢?” 顏闔回答說:“這匹馬的力氣已經盡了,還要求它跑那么多圈子,能不受得了嗎?所以我說它必定要疲困。” 【說明】 東野稷的馬堪稱良馬,他的車技也確實嫻熟,然而,他的馬失敗了,因為魯莊公的要求超過了他的馬的體力所許可的限度。有許多人的失敗,并不是因為他沒有本領,而是因為他們對客觀條件缺乏正確的估計,主觀愿望超過了客觀條件所許可的限度,這則寓言就告訴我們這樣一條道理。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養生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