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據我所知,隨州結婚禮金都是男方給女方,然后在結婚當天由女方帶回婆家,基本上都是女方自己保管,也有一些是丈母娘代為保管的。
【例子1】身邊有個很好的朋友,結婚時女方要了15萬禮金,幾乎是要了全家的所有積蓄,還說要買房啊什么的,男方最終沒有同意買房,但巨額禮金給了,最終還是把婚結了,結婚后也是為這個事,雙方都經常拌嘴吵架。女方覺得委屈,沒有房子就嫁過來了。公婆更是覺得委屈,所有錢不夠還加上借的錢都給你了,還不滿足。
【例子2】另一個朋友,公務員,男方家境一般,女方家境特別好。本來男方公務員不愁沒媳婦,可這個朋友卻七選八挑挑了個家境最好的,有時候想想,男的也是現實主義者。 后來情況是,女方非要男方買房,男方家也覺得娶個有錢的媳婦有面子,買房應該,貸款買了房,裝修的時候,女方非要那種各種材料都特別貴的,130面積的房子光硬裝都花了20多萬。 據說彩禮錢不多,女方僅僅要了6萬,然后結婚的時候,女方都帶到婆家,還配了一臺30萬的車。 也就是說結婚賺了30多萬的車一般人覺得特別值,但是細想一下,這買房和裝修的花費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呀,他爸媽可是把該借的親友都借了。
【例子3】也就是我自己,結婚的時候,公婆去提親,問我爸媽彩禮和禮金都準備多少。我爸媽肯定也不好意思要,豪爽的說,禮金和彩禮都不需要,我公婆結婚時果真按照我爸媽說的,豬肉和魚還有禮金啥都沒準備。我和老公都覺得不妥也不好找公婆要,但我們身上又沒錢,恰好當時老公的一個項目老總提前給了2萬塊。我們就拿著這2萬塊給我爸媽,還說這是公婆給的禮金。 回來時,爸媽和姐弟每人多加了1萬返給我,所以我帶回來的是5萬。另外爸媽和姐姐在我卡里又給我存了3萬留著說我自己用,當時想想感動都要哭了。我那時候才剛畢業可是從來沒有給一分錢我爸媽的。 結婚后呢,老公收了跪禮錢也差不多兩萬,公婆都交給我了。所以結婚后我都成了富婆,手里差不多有十萬塊,當時就買了輛車。
真正的公婆帶給我的是結婚后幾年,每年因為買房啊、裝修啊等等,每年都給我好幾萬,幾乎公婆手里的錢在我結婚后全部給了我用,想想為什么結婚不給禮金的原因,估計是覺得兒媳婦還不穩定的緣故。不過結果是好的,所以不多想不計較,反而更感恩。覺得以前不收彩禮還做對了。我爸媽知道我公婆把錢都給我后也特別的感動,覺得嫁對了人家。 兩家父母關系就跟親兄弟關系一樣。
【總結】結婚禮金還真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夫妻雙方覺得不錯就行了,不用為了拿幾萬十幾萬的彩禮為難男方父母。其實很多女方要彩禮也不真的是要彩禮,只是覺得男方父母應該提前給這筆錢給自己的女兒有個保障。其實我也想說,錢是不能保證兩個人的幸福的,反而會起反作用,惡化彼此的關系。男方會覺得女方世俗,不講理,愛錢,今后想多給你錢都會想到結婚為難自己反而不會給了。因為禮金鬧矛盾終究一個原因,彼此不夠信任,男方不信任女方,錢都你了,自己怎么活。女方不信任男方,誰知道今后會不會給自己女兒一個保證,先把錢要到再說。再說現在講究公平合理,男女平等。要我說結婚彩禮什么,女方和男方都應該出,對半拿出來才對。
【特殊情況】當然不排除家里條件好的,愿給多少自愿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