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需首先養好“心”
“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的養生方法。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應早睡早起,多沐浴陽光,注意情志的調養,保持肝氣的疏泄,否則會傷及心氣,以致秋冬季節易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立夏過后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于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故應順之。所以,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
上班族立夏養生:起居有度增加午睡
中醫認為 “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后大汗淋漓,
“汗”出傷陽。起床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于增強體質,養護心臟。立夏時天亮得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立夏飲食宜采取“增酸減苦”原則
立夏過后,天氣逐漸轉熱,人們容易覺得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后的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宜采取 “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具體到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維、清淡為主。
---市中醫醫院 何 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