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保羅 于 2014-8-9 16:56 編輯
眾所周知,《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原著為吳承恩。《西游記》不僅在中國本土,在海外也被多次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但韓國某些學者依然對中國經典文學的“起源”問題產生懷疑。日本Livedoor新聞網8月8日刊文稱,竟有韓國學者認為,“《西游記》起源于韓國”。 報道稱,該學者之所以提出這一見解,是因為中國湖北省隨州市將于8月9日至10日召開《西游記》相關研討會。與會人士將對西游神話源自湖北隨州進行學術界定,并擬向聯合國申請“《西游記》發祥地”稱號。對此,部分韓國學者表示不滿。一名從事神話研究的韓國學者聲稱,“多年來韓國學者的研究證明,《西游記》起源于韓國,中國的政府和學術界只是一廂情愿地認為《西游記》起源于中國。在我看來,這真是大言不慚,簡直太可笑了。他們的做法是對歷史不負責任的”。 為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這位學者還提供了所謂“《西游記》起源于韓國”的證據。他說:“韓國順道寺完好地保存著著三藏法師取經帶回來的經書。同時,如今韓國的智異山故事被稱為‘花果山’,民間還流傳著智異山上住著神猴的傳說,這些都與《西游記》的情節一致。”他還表示,他們將密切關注中方動向,并派韓國學者參加隨州的研討會。 近年來,中國文化一再“被韓國”。有媒體總結過中國文化的幾大“被韓國”經典案例,具體如下: 1、中國神話“被韓國” 2007年,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教授鄭在書主張,《山海經》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風伯等東夷系的神均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出現,很多神話傳說都是源自韓國。 2、中國名人“被韓國” 有消息稱,韓國學者打算將幾百年歷史的傳統祭孔大典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還有韓國學者認為孔子是朝鮮民族祖先的后代。同樣被歸入“韓國籍”的還有西施、李白和李時珍。 3、 中國道教“被韓國” 不久前,韓國漢城大學的一名歷史學教授聲稱,道教鼻祖張道陵是真真正正的韓國人。他認為春秋時期的韓國即為古代移居到中國的朝鮮人所建立的政權,而張道陵是張良的8代孫,并且張良在跟隨劉邦創立漢朝之前恰恰就是韓國人。 4、中國漢字“被韓國” 2006年,韓國漢城大學歷史教授樸正秀說,他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他將建議韓國政府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 5、中國節日“被韓國” 2005年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6、中國發明“被韓國” 不久前,韓國人聲稱自己是活字印刷術發明的祖先。中國的渾天儀,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萬元韓幣的背面,成了韓國人的專利,甚至連“豆漿的發源地”也挪移到韓國了。 7、中醫“被韓國” 作為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在1986年之前,韓國的醫療體系從未有“韓醫”一說。朝鮮的許浚通過參考大量中國古醫書于1596年編纂了一部《東醫寶鑒》。前不久,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的該書初刊本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但該書95%的內容均輯錄自中醫著作,并非原創。 8、中國風水“被韓國” 從2003年開始,韓國對“中國風水”進行了重新梳理,還將其列為韓國國家遺產名錄和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另據中新網消息: 專家組齊聚隨州 西游記起源文化研討會將召開 2014年8月9日,湖北隨州將舉辦“2014西游記起源文化研討會”, 祁連仲、張祝平等十四位研究西游文化方面的專家、教授將與會出席。 “2014西游記起源文化研討會”為期兩天,國內重量級研究者們將在會上發言,并就“隨州成為西游神話起源地”一事進行討論。據悉,專家組及隨州官方還將向聯合國提交申請,為湖北隨州爭取“西游神話起源地”的稱號。 -轉自 廣州日報 相關資料: 隨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來有“炎帝神農故里”之稱,據史記記載和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就誕生在隨州烈山(厲山鎮),隨州烈山也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圣地。而再往前追溯,隨州還是我國盤古神話傳說體系的核心誕生區域,可以說,中國古老神話傳說里有大部分都發源自隨州及其周邊的古聚居地。 湖北隨州和河南交界處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名叫“桐柏山”。如果說隨州是中國神話發源的核心之一,那么桐柏山就是隨州的心臟所在。桐柏山有著非常多的神話傳說,比如在大禹治淮時期,發現淮水泛濫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陽神的兒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針捉拿,捉住后用鐵鏈束于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戀桐柏山水美景,不愿隨大禹東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將其斬首。當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塊將大禹怒斬庚辰的整個山頂圍砌,叫作“太陽城”;又有傳說,東周周靈王之子王子喬,曾在桐柏山天臺觀修仙,號桐柏真君;戰國時楚人鬼谷子棲此修真、太白金星于此修仙得道;更有傳說桐柏山就是漢代名臣張良的隱居地…… 提及這個水妖“巫支祁”,不得不說一下它的故事。相傳巫支祁是桐柏山當地一只很厲害的妖怪,做了非常多危害人間的惡事。有趣的是,這只妖怪是只天生的石猴,并以桐柏山中的花果山為據點,在和禹王的戰斗中,它率了十幾萬的精怪企圖打敗禹王,不過還是敗在了定水神針之下。“石猴”、“花果山”、“定水神針”……似乎巫支祁的傳說中某些細節在我們聽來十分耳熟? 其實,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已經普遍認為,明代吳承恩所撰寫的神魔小說《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原型,應該就是這個“巫支祁”,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神話故事中的元素,學者們已經找出了足夠多的證據來證明,吳承恩在《西游記》中所構思的眾多內容和角色,很多都借鑒了隨州桐柏山所流傳的一系列的神話傳說故事。 另外,根據《新野縣志》記載,明代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做過縣令,綜合來看:關于西游神話起源地的落戶之地應該是沒有什么可爭議的了,湖北隨州已基本可以確認是我國西游神話故事的發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