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必看】隨州網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發布指南2019,隨州網最新招聘信息
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標簽出爐,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簽?《版主手冊》申請版主的快來喲
查看: 13766|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尋根問祖說族譜(一)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4-9 11:3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去年年末,本壇資深網友逍遙仙翁@逍遙仙翁 連發三貼追問《我們的祖籍在哪里》http://www.www-77hhh.com/thread-599584-1-2.html引人深思,讓我也萌發了找找我的祖籍的想法。中國人都有點尋根情節,總想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也好對自己和后人有個交代。這也是中國人重史的傳統使然。當然要弄清楚這些先得從自己的家譜,也就是隨州人說的“派”上追根溯源了。
   
   家譜,也叫族譜 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皇帝的家譜稱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紀及王侯列傳、年表等演變而來。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內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跡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家譜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于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家譜也是記載某個姓氏家族子孫世系傳承之書,具有區分家族成員血緣關系親疏遠近的作用,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隨著歷史的發展,家譜由官修變為私修,所錄內容不斷豐富,其作用也不斷增加和變化。如今,家譜同各姓氏的郡望、堂號一樣,不僅為區別姓氏源流,可作為數典認祖、研究歷史、地理、社會、民俗等參考資料,它還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在漢族有悠久的歷史,后來在民族融合中。逐漸在各民族中開始出現家譜。家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志,家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


   家譜主要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的歷史圖籍。是由記載古代帝王諸侯世系、事跡而逐漸演變來的。先秦時,社會上流傳有《周官》、《世本》等譜學通書;秦漢以后,又出現了《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到魏晉南北朝時,門閥制度盛行,家譜成了世族間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據,于是便迅速發展起來。隋唐五代后,修譜之風更從官方流行于民間,以至遍及各個家族,出現了家家有譜牒、戶戶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無休無止。因此每次修譜,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間的大事。

   關于中國家譜的起源問題,歷來就有幾種說法:一說起源于周代,一說起源于戰國秦漢時期,一說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說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譜甚至更以前的口頭家譜和結繩家譜。我們認為,根據歷代文獻記載和本世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證,中國家譜起源于商、周時期比較可信。尊重家譜是尊敬祖先的表現,中國人有很樸素的祖先信仰,不僅中國,而且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比較大的儒家文化圈的國家,都存在著濃厚的祖先信仰。韓國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譜,他們的總統盧武鉉、盧太愚都曾經到中國山東來認祖尋根。

   近年來,中國各地民間又興起修族譜的熱潮,各種宗親聯誼活動此起彼伏,各姓氏的祖宗祠堂也恢復重建,這顯然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是民間認祖歸宗的一種自覺。現在日益安定、富裕的生活,則提供了興修家譜提供充足的資金和精力。在鄉土社會結構日益呈現松散的情況下,修家譜被認為是維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種途徑。人們熱情操辦家譜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求一種凝聚力。全世界恐怕中國人特別是漢民族最為重視族譜興修家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推薦
發表于 2015-4-10 11:12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可引起更加廣泛的關注。因為我們的家譜是歷史的三大支柱(國史、地志、家譜)之一,理應高度重視,絕不可讓其中斷。雖然現在續寫家譜的人很多,但還不夠普及,有少數不夠規范。只是一種自發的個人行為,缺少組織領導和專家指導。希望隨州的文化部門,按照國家和省的相關要求,對此加以引導,為文化隨州作出更多貢獻。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9 貢獻 +9 收起 理由
隨天隨地 + 9 + 9 贊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于 2015-4-9 11:51 | 只看該作者
也是國家的歷史補充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9 貢獻 +9 收起 理由
隨天隨地 + 9 + 9 歡迎您!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5-4-9 11:55 | 只看該作者
學習雷鋒 發表于 2015-4-9 11:51
也是國家的歷史補充了。

就是這樣的,家譜另一個意義就是具有文學、社會、史料價值。正史的記錄畢竟是有限的,范圍也太廣,而家譜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有利補充,更加生動。如果我們如今珍視和珍藏好家譜,那么也是將來子孫了解我們的一個范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5-4-10 15:01 | 只看該作者
逍遙仙翁 發表于 2015-4-10 11:12
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可引起更加廣泛的關注。因為我們的家譜是歷史的三大支柱(國史、地志、家譜)之一,理 ...

好提議!
國家國家,國和家是相輔相成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于 2015-4-11 16:24 | 只看該作者
隨天隨地 發表于 2015-4-10 15:01
好提議!
國家國家,國和家是相輔相成的

    謝謝版主的肯定和鼓勵。纂寫家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家族的支持,專家學者的指導。檔案館、圖書館應廣泛收集家譜,從中吸取精華,整理出適合隨州地區創修續修家譜的指導意見,并適時給予輔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于 2015-4-11 18:50 | 只看該作者
逍遙仙翁 發表于 2015-4-11 16:24
謝謝版主的肯定和鼓勵。纂寫家譜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家族的支持,專家學者的指導。檔 ...

中國很多圖書館和博物館都有收藏家譜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5-4-13 16:52 | 只看該作者
隨天隨地 發表于 2015-4-11 18:50
中國很多圖書館和博物館都有收藏家譜的

是的,家譜也是重要的歷史資料,應當注重收藏。我已交了兩份家譜到檔案館,還有一份也準備交去。這樣,既有利于譜牒的長期收藏,也可以為有關部門提供翔實的歷史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5-4-29 21: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火蛇 于 2015-4-29 21:57 編輯

環壇黎家大院  黎家在清朝可是大族  清朝民國環壇的房子  多是黎家產權
據說是黃陂黎元洪親族    黎家曾經是慈禧太后身邊二品大員 可能是八旗子弟  清兵入關跑馬占地   自隨州環壇 棗陽 隕陽 很多地是黎家土地    黎家據說在臺灣 香港有后裔  自清朝覆滅 辛亥革命    袁世凱黎元洪 國民黨軍 共產黨革命勝利   黎家族人多遷徙國外  黎福記 聽說沒有  如果環壇黎氏宗譜 修家譜 尋宗親  環壇經濟可能撘海外黎家資金搞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15-4-29 22:07 | 只看該作者
●王春梅
    老輩們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環潭的房子,安居的娘子。”大意是隨縣早年最好最奢華的民居房屋大多集中在環潭鎮,而最能干最美艷的女子大多出自安居鎮。
    其實,追塑歷史脈絡不難理解這兩句話。明清時期,隨州水運發達,當時著名的四大水運碼頭當屬厲山鎮、安居鎮、環潭鎮和淅河鎮。安居,屬南北交匯中轉驛站碼頭,許多青壯年男子長年外出跑船,女子結婚后便取代丈夫擔負起守店養家、照護家中老小的責任。因水土和自然氣候所致,這里的女子多生得美艷動人,來往船只從外地流入的布匹衣妝又都很新穎,時尚靚麗的妝扮加上勤勞能干因而著名一時,是當年隨縣其他地方女子無法望其項背的,人們親昵地稱她們為: “安居娘子”。如今閉目,依稀可以想象那些在九街十八巷買賣女紅脂粉、燦若星辰的美麗女子。每當夜色降臨,河道的槳聲重重,空巷燈影朦朧的情景和婉轉的叫賣聲又好似一部沒有顏色的老舊電影,讓人嘆息感懷。
    而作為當時最繁華的終點停靠碼頭——環潭鎮,則是朝廷派遣的巡檢司和很多富紳趨之若鶩的聚居地,所建房屋,架構精良,奢華絕美,極具地方特色。放眼望去,雕梁畫棟,樓臺亭榭,煙云浩渺的天際,多少流年歲月成蹉跎往事。當年繁華一時的五千多間華麗樓宇,如今,只剩黎家大院仍在風雨中為后人靜默堅守著關于 “環潭老屋”的那段著名傳說。
    春雨的街巷寂寥悠長,站在玉石巷的青石路上,仰望時間雕刻過的黎家大院門樓,蒼涼斑駁的漆木依舊可辨昔日主人顯赫的富貴和聲望。
    據《環潭鎮志》主編陳本濤老人(環潭政府退休干部)介紹,黎家大院建于明朝成化年間,為當時富紳黎福記所建,五進四合院,杉木立架式二層樓房,四進均有回廊相連,后進為黎家小姐繡樓、花園和戲樓。立架屬青磚上頂的風火檐結構,防火隔熱能力較強,故未受到戰火破壞而保存至今。
    黎家子嗣眾多,目前陳老所熟知的只有其偏房所生子嗣 (現移居隨州市郊)。據偏房子嗣介紹,黎福記少年時家境也曾貧寒,十幾歲用扁擔挑著被褥從麻城乞討至環潭,后經一老員外收留。因聰明過人,又善良厚道,不到兩年便從伙計升為賬房,深得老員外的信賴和歡心,把唯一女兒終身托付給他。黎福記憑著聰明才智和勤勞把岳父過繼的家業不斷擴充壯大,當時其田產橫跨現今隨州和棗陽兩地,自此開始發跡,逐漸成為環潭有名的富紳,后不惜重金從各地派請能工巧匠建造豪宅,成為當地最負盛名的名居。
    清雍正年間,環潭借由繁華的水運碼頭迅速成為隨西南一帶最有影響力的商貿重鎮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外地來此落籍經商者大多結幫經營,山西會館、江西會館、黃州會館、船幫公所(水運幫會)等應運而生。因此,很多朝廷派遣官員、鄉紳及外地客商紛紛效仿黎家大院的建筑風格,在其周邊置地筑造豪宅,相互攀比,竭盡奢麗之粉飾,從而成為當時隨縣最集中、最富有、最著名的民居建筑群。
    因常年無人居住和修繕,黎家大院清冷深幽,回廊樓板有些地方已經破舊斷裂,但一樓大廳依然寬敞明亮。登高遠觀,整棟房屋緊密相連,一氣呵成,屋脊圈連成四個大大的“回”字,精美絕倫,古樸奇偉,極具濃郁地域特色,堪稱隨縣古典民居中的奇葩!然而,只有深入黎家大院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這種古宅的恒久魅力,才能真正理解 “環潭的房子”究竟是何等奇特精巧!黎家大院是建筑學和美學的完美結合及創新,仿佛舊時穿著旗袍的憂郁女子,撐著油紙傘輕輕走過細雨的清晨,無聲無息卻想要靠近……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15 貢獻 +15 收起 理由
隨天隨地 + 15 + 15 贊一個!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發表于 2015-5-4 16:07 | 只看該作者
火蛇 發表于 2015-4-29 21:34
環壇黎家大院  黎家在清朝可是大族  清朝民國環壇的房子  多是黎家產權
據說是黃陂黎元洪親族    黎家曾經 ...

環潭的黎家和厲山的何家、秦家一樣都是當地的望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于 2015-5-17 1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Q|合作伙伴|手機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5-7-24 05: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jlzz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99er热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三级高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2021|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精品久久中文网址|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洗澡|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