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美聯儲加碼QE退出導致阿根廷和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出現金融市場動蕩,提升中國企業和居民持有更多美元資產意愿,1月外匯存款占本外幣存款總額的比重已顯著上升。“風起于青萍之末”,1月中旬港元匯率出現過一輪明顯的走弱,早已拉響了警報。
第三,根據中國外管局“20號文”要求,部分金融機構可能需在2月前10個工作日購匯補充結售匯綜合頭寸。1月國內外匯貸款增長迅速,根據“20號文”的要求,如果外匯的存貸比超過75%,金融機構需購買外匯以補足頭寸,這可能是前期國內外匯市場出現“疑似”購匯大單的一個原因。
第四,人民幣貶值會自我實現和自我強化。人民幣貶值本身會推動更多企業和個人改變結售匯行為,增加對外匯資產的需求,減少對外匯資產的供給,將進一步加大外匯供求的失衡。
值得強調的是,央行樂見當前的人民幣走弱,這表現在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跟隨即期匯率走弱而逐步調低。更長的時間維度看,從2012年到現在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幅度適中,這是人民幣已經接近均衡匯率水平的正常體現,同時也能減少央行為干預人民幣過快升值造成的被動貨幣投放,央行當然樂見。
更重要的是,人民幣有微弱貶值預期的時機,可能是央行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擴大人民幣波動幅度的最佳時間窗口。
筆者過去在討論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的時機問題時,曾經提出過“標本兼治”的看法:即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是“標”,加快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是“本”,協同推進才是“標本兼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