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jpg (43.53 KB, 下載次數: 1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2-31 10:57 上傳
圖為:考古人員正在發掘文峰塔古墓
27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上,隨州文峰塔東周曾國墓地被評為201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隨州文峰塔曾國墓地之所以當選,是因為它創造了多個“首次”,為探尋曾國之謎、反推葉家山西周曾國墓地的族屬提供重要學術依據:首次科學、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的曾國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帶有“曾”字銘文的銅器,是出土有銘文曾國銅器最多的一次;首次在隨州境內發現了曾國的車馬坑,已清理的3座車馬坑為2馬駕和4馬駕;首次在隨州乃至湖北發現“亞”字形墓葬;首次在隨州發現了隨國銅器,在21號墓中除出土了一批帶“曾”字銘文的銅器外,同時還發現了一件帶有“隨”字銘文的銅戈,銘文為“隨大司馬獻有之行戈”!半S”字在此無疑是國名,這是建國以來首次經科學發掘出土的第一件隨國銅器。
2009年,隨州在建設文峰塔社區還建房時,意外發現了一座早年被盜的殘墓,同時采集到了少量有銘曾國殘編鐘,于是確定這一區域應為一處墓地。
2012年1月至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建設區域的空地進行勘探并進行搶救性發掘后,初步確認該墓地應是一處春秋晚期至明清的墓地。
2012年6月,對文峰塔墓地已搬遷的民房區域再次進行了大規?脊趴碧,在原民房下發現墓葬60余座。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對工程范圍內所勘探出的所有墓葬進行了發掘。此次考古工作先后共發掘墓葬66座,其中土坑墓54座、磚室墓12座、車馬坑2座、馬坑1座,共出土銅、陶、瓷、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類質地的文物1027件套,其中銅器577件。部分銅器上有銘文,銘文有“曾”“曾子”“曾公子”及“曾孫”等,根據銘文和器物形制推斷為春秋中晚期曾國貴族墓葬(本報曾做報道)。
據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已舉辦了13屆,有中國考古學界奧斯卡之稱,是中國最新考古信息的交流平臺、重大考古發現的展示平臺和考古新進展的學術講臺。
獲得2013年考古新發現的還有甘肅張掖西城驛遺址、西安秦始皇帝陵園、成都天回鎮老官山漢墓、西安渭橋遺址和江蘇揚州隋煬帝墓。
楚天快報 記者高林 通訊員陳訓剛 肖書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