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是我們鎮上1.5萬人的‘大水缸’,現在水缸幾乎已經沒有來水了。”看著河底長滿青草,幾乎斷流的劉家河,隨縣新街鎮副鎮長陳正能憂心忡忡。
7月底以來,隨縣新街鎮旱作物田間干土層非常明顯,部分玉米植株已經發黃,出現枯萎現象,由于缺水灌溉,水稻孕穗嚴重受阻,部分稻田開始干涸。
據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地一直受干旱困擾,今年7月份,隨州降水量僅有43.9毫米,與歷年平均降水191.9毫米相比減少77%,降水明顯偏少。加上自7月18日出梅以來,晴熱高溫天氣持續,蒸發量加大,使得旱情快速發展。位于新街鎮附近的黑屋灣水庫是隨州市隨縣第二大水庫,原本可蓄水1.7億方,負責5個鄉鎮的用水,可眼下的有效庫容只有250萬方,水庫閘門已露出水面,這個水庫建有一個水電站,由于缺水,已連續5年沒有發電。
7月中下旬正是秋作物需水的關鍵期,氣象部門加強了旱情的實時監測評估,密切跟蹤高溫干旱動態,及時發布預警信號,為抗旱保豐收提供決策和公眾氣象服務。根據氣象預報,7月30日,隨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批準從黑屋灣水庫調水3天,在水庫下游墩子灣水泵站,這里的3臺水泵正開足馬力從水庫干渠提水,看守泵站的村民已在此蹲守了24小時,烈日下,墩子灣村的村民正在地頭澆水抗旱。目前,該鎮正組織村民采取引水抽水、打井取水等措施延緩旱情,已打井200多口,水井深度達200多米。
為應對連年旱情,經氣象部門積極申請,今年,隨州市又新增加了兩個人工影響天氣炮點,其中一個炮點就位于新街鎮。當地氣象部門還多次組織工作人員下鄉實地調研,了解農作物種植情況,引導農民正確利用氣象信息,科學調整種植結構。
陳正能告訴記者,新街鎮原有水田7萬畝,今年水改旱農田達到1.5萬畝,有效地減少了干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溫仍在持續,旱情還在蔓延。湖北省氣象局7月30日啟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命令,31日發布今年首個干旱橙色預警信號,隨州市氣象局也先后發布了4期高溫預警信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