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隨天隨地 于 2015-4-27 19:29 編輯
5e65cf23x7410e57ea564&690.jpg (72.99 KB, 下載次數: 3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7 14:57 上傳
==在環潭鎮廖寨村有一座白色的歐式建筑,這就是隨州最早的教堂之一==廖寨天主教堂,教堂始建于十九世紀中葉,咸豐九年(1859年),教堂占地約15畝,古典歐式建筑古樸典雅,1995年由張小元神父主持恢復廖寨教堂。
5e65cf23x7410e5c35775&690.jpg (50.6 KB, 下載次數: 3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27 15:13 上傳
==這里曾經還是鄂北共產黨與國民黨做斗爭的政權中樞。
1948年1月,中共隨(縣)棗(陽)縣委、縣愛國民主政府在這里成立,轄13個區(鎮)委。隸屬江漢區洪山地委(又稱江漢區第一地委,地址也在廖寨),在隨棗縣委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配合中原野戰軍解放了隨縣城,粉碎了敵人對江漢解放區的大“掃蕩”,順利完成了大軍南下的支前工作。
1947年下半年,劉、鄧大軍的中原野戰軍第10縱隊,跨過平漢鐵路(現在的京漢線)西進,解放了中原大部分地區。隨棗縣委就在剛剛解放的環潭鎮廖家寨成立,孔祥春任縣長,許大鵬擔任大隊長,并率先成立了貧農團。隨棗縣委主要在環潭、安居一帶活動,主要任務是反“掃蕩”;建立地方政權組織;支援和支持解放軍解放敵占領區。
當時的隨棗縣委正處在敵我雙方拉鋸戰的最前線,條件非常艱苦。隨縣城關、安居鎮都被敵人占領著。孔祥春、許大鵬率領縣大隊的100多名干部戰士同貧農團一起,與駐扎在安居的國民黨85師巧妙周旋,采用夜襲、游擊戰等方式,抓住時機,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廖家寨的中共隨棗縣委猶如插在敵人心口上的一把尖刀,被國民黨85師視為心腹大患,于是出動了2個連的兵力,在一名副團長的督戰下,向廖家寨進行瘋狂的進攻,意欲一口吃掉縣大隊。許大鵬帶領隨棗縣委的縣大隊與洪山縣委的縣大隊聯合作戰,采用靈活多變的戰術,誘敵深入,同來犯之敵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打死、打傷敵軍90多人,并擊斃敵副團長,徹底粉碎了敵人的陰謀。此后,敵85師再也不敢侵犯廖家寨。
淮海戰役勝利后,蔣家王朝大勢已去,江漢地區全境解放,地方政權已相對穩固。隨棗縣委積極行動起來,投入到支援大軍過江、解放全中國的行列中,他們組織了支前隊、擔架隊和宣傳隊,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的支前工作。1949年4月,根據上級行政區劃的劃分,中共隨棗縣政府撤消,其基層組織棗陽部分歸于棗南縣政府,隨縣部分歸于隨縣政府。中共江漢區委、公署第一地委所轄的隨棗縣政府雖然是解放戰爭特定環境下的過渡政府,但它在隨州地區革命斗爭寫下了光彩的一筆。也為廖寨染上了紅色的基調。
新中國成立后,教堂日漸潎零,遂作為了地方政府所在地==隨縣第十二區駐地就在此。日后有改為“立新人民公社”。公社撤消后,就更加荒廢了,往日高大莊重的建筑日益破亂不甚,空曠的教堂里空無一物。直到1995年,經過神父張小元的精心復建,教堂又重現了昨日的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