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歲月中讀《中國哲學簡史》】
樸槿惠:“我走過的路與眾不同。在大學時期,我夢想成為電子科學領域的產業主力軍。
但是,在我22歲時,母親突然過世,我的人生道路也從此完全改變了。我自然而然地彌補母親的空位,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但不出幾年,父親也同樣離我們而去。在我不到30歲的時候,雙親都遇刺身亡,我和弟妹們的心情何等的絕望和痛苦,可想而知。
讓我更絕望的是,陪在父親身邊的人一一離開,而且我的父母由于政治原因受到人們的指責。
我仿佛失去了一切,連呼吸都很困難,想要放棄一切。每當我看見其他家庭手拉手去郊游,在心理念叨:「若我也出生在平凡的家庭,那多好啊……」
熬過如此痛苦的時間,恢復平靜,是不斷地與自己進行對話,與自己斗爭的過程。讀東西方的古典書籍,進行冥想,天天寫日記,回顧自身,這樣慢慢地堅定了內心。
就在這時,有一本書悄悄地走進我的心房,成為了人生的導師,那就是馮友蘭先生所寫的《中國哲學簡史》。東方哲學與重視邏輯和論證的西方哲學不同,講究領悟。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和戰勝人生磨難的智慧,讓我領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著。
如同我的外號「筆記公主」,我無論見任何人,聽到什么樣的內容,會把所有的內容都會記下來,看書的時候也是如此。
讀《中國哲學簡史》時,我把每個引起共鳴,讓我有所領悟的句子都寫在筆記本上,將含蓄的文字和字里行間中找到的真理刻在我心里。現在偶爾也會翻開以前的筆記本來回憶當時的感受。
「最佳的修身之道是不矯揉造作,順其自然。這就是道家的無為、無心。」「推己及人,即為『仁』。」
「坐密室如通行,馭寸心如六馬,可以免過」,這些句子依然深深地打動我心。
自與《中國哲學簡史》相遇,我恢復了心里的寧靜,明白了之前所不能理解的許多事情。所謂人生,并不是與他人的斗爭,而是與自己的斗爭。為了在這場斗爭中獲得勝利,最重要的是內心必須堅定,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我懂得了平凡但珍貴的道理:金錢、名譽和權力都如同剎那間煙消云散的一抹灰燼,只有正直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從此人生的苦難成為激勵我的伙伴,真理成為照亮我前程的燈塔。溪流有石頭才能發出清脆的流水聲,人生亦是如此,遇到痛苦之石才能歌唱生活。我也因經歷了痛苦的時間,使全新的人生價值在心底深深找根。當我失去一切深陷絕望的時候,反而看到了嶄新的希望。與其放棄,不如再一次思考命運所賦予的使命和責任;不論大小輕重,不如再一次思考自己存在的理由。若把挫折當做伙伴,把真理當做燈塔,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能找到克服的方法。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把深藏已久的東方精神遺產挖掘并擦亮,使其成為閃閃發光的寶石,讓我們明白如何堅定地走過這花花世界。對于我來說,遇見這本書,是無比珍貴的緣分。”
馮友蘭以貫通中西、縱橫古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了系統而深入淺出的講解。他說,這世界上有各種人,每一種人都有那一種人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從事政治的人,有可能成為大政治家;從事藝術的人,可能成為大藝術家。但是職業上的成就,不等同于作為一個人的成就。專就人本身來說,最高成就應該是什么呢?中國主流哲學家的答案是,內圣外王!內圣,是指修養的高度;外王,說的是人的社會功用。只有具備最高精神成就的人,才最適合為王。樸槿惠此后的一切言行,都體現出中國哲學智慧和個人痛苦經歷交相作用的復雜烙印。
【冰公主蛻變成女總統】
《中國哲學簡史》成為樸槿惠了解中國哲學和文化的入門書,她又找來馮友蘭在30年代出版的中文版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潛心研讀。該書引用了大量的諸子百家原文,從1980年到1987年,她憑著刻苦自學的精神,硬是克服了語言障礙以及諸子百家明晰不足、暗示有余的特點,通讀了上下兩卷本長達60萬字的巨著。
她寫下了大量的日記,記載經典引導下的心靈跋涉。她說:「讀中國哲學,難在暗示處,妙也在暗示處。」她用先賢的思想分析過去的災難:「『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責之急,怨之深,父親之刺,大概因由于此!」樸正熙當政時,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對工人施與恩惠;一方面極力壓制言論自由,打擊異已。他主持建造了韓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卻拘捕殺害數萬知識分子和反對派。被刺殺的當晚,他因為嚴厲指責情報部部長工作不力,導致部長惱羞成怒掏槍射擊!
她這樣評價馮氏著作對她人生的影響:「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的,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它蘊含了讓我變得正直和戰勝這個混亂世界的智慧和教誨。」
她秉守儒家的中庸之道待人接物,言語不多,語速也不快,對人不顯熱情,也決不冷淡。她推崇馮友蘭儒道兼修的觀點,又信奉老莊的無為而治,喜歡遵循規律辦事。1989年,弟弟樸志晚因為沉迷毒海被拘押,樸槿惠不拯救也不探視,妹妹指責她冷血,她回應說:「『反者道之動』,任何事情發展到了一個極端,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可以自己拯救自己的!」此事導致姊妹關系惡化,此后,妹妹樸槿令成為她最強勁的反對者。
然而,冷靜兼容的思維,最終幫助她等來了命運的轉機。90年代中期,韓國經濟衰退,各種思潮泛濫,民眾感到政府軟弱無力,在此種背景下進行的「韓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總統」民意調查,樸正熙的得票率竟然高達70%,民眾懷念他創造的經濟奇跡。
一直隱居修煉的樸槿惠,瞅準機會順勢而出,競選國會議員,她勝了,此后一路過關斬將,直至2012年競選總統之位。
這是一次空前激烈的政治角逐,因為身份特殊,她領受到許多人的愛,也領受到一些人的恨。她以強大的精神力量,游刃有余地消解了這些愛恨榮辱。針對批評者說她是「冰公主」「冰山女王」,不具親民的魅力,她說:「冰,是堅硬萬倍的水,結水成冰,是一個痛苦而美麗的升華過程!」
她再次勝了,成為大韓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