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記者王璐)旅游業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森林濕地地質公園等都要向公眾開放……昨天記者從省旅游局獲悉,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規劃了我省旅游發展的藍圖。 根據該意見,2020年,全省旅游總收入達到6800億元以上,旅游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8%,將湖北建成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為此,要把長江三峽、武當山和神農架建設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將武漢建成國內旅游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設3-5個國內知名的旅游城市。 宏觀層面,我省還將加強旅游區域合作,深化鄂渝長江三峽旅游合作,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合作,把長江黃金旅游帶打造成連接“一帶一路”旅游線路的橋梁。 旅游業的發展也關聯著民生。根據意見,我省的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國家公園、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和體育場館等公共資源按標準向游客開放。 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推動鄉村游發展。重點打造40個湖北旅游名縣、100個旅游名鎮、200個旅游名村、500家明星休閑農莊農場和1萬家星級農家樂,創建5個全域鄉村旅游示范區。鼓勵投資商、鄉村集體和專業合作社投資建設鄉村主題公園、農耕文化園、休閑農莊和鄉村博物館。 建立健全旅游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大客流應對處置機制和預警信息發布制度,并納入當地政府的應急體系;建立完善旅游誠信體系,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 建立重點景區門票預約制度,對景區游客進行最大承載量控制。加強景區門票及相關服務價格監管,實行門票價格公示,落實明碼標價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