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華歆、王朗俱乘船 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 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 后賊追到,王欲舍所攜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打的語·德行第一》 【譯文】 華歆和王朗共同乘船逃難,有一個人想依靠他們一起逃走,華歆 立即拒絕了他。 一朗持不同意見,他說:“幸好船上還根相當寬裕,為什么要拒絕人家呢?” 后來盜賊追趕來了。王朗只好丟掉他們想攜帶的那個人。 這時,華歆又說了:“當初所以猶豫,就是因為緊急這一點上,既然已經答應他的要求,難道能夠因為情況的緊急而把他扔掉嗎?”于是就像當初一樣攜帶著那個人一起逃難了。 世上的人便拿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道德的優劣。 【說明】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諾必誠,始終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