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樓
發表于 2016-1-17 00:2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讀小學時關學,老師做蛋炒飯我們吃。還家訪。住校時老師關心我們的生活起居。這是很真摯的感情;如今都是給老師買禮物、充話費等。一個是“深情一片”,一個是“盛情難卻”。叫做“情商培養”。
知識沒有貧賤貴富之分。知識改變命運。傳授知識、培養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更應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無尚榮譽,自覺維護這個職業的神圣光榮。收受禮物難免會使人想到會否對學生親遠不一。事實上也會給學生帶來“潛規則”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利于正確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
一些東西,變異了就是變異了。就不要再加上“麻辣燙”說是“獨特美味”;一個事物,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也不要再涂上“雪花膏”冒充“美麗”。
建議老師和學生,回歸本來的角色定位。公平正義是法治國家的底線。我們要做到教育公平、機會公平。在這方面,無論老師和學生(家長),都應“有所為”,更應“有所不為”。 |
來自隨州網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