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裝修觀念或很多設(shè)計師的設(shè)計觀念就是,電視墻、沙發(fā)背景墻、餐廳背景墻、床頭背景墻、xxx墻,xxx吊頂、xxx地面拼花。由一個個獨立的“墻”或“面”組合成了一套房子。
而且,很多人愿意在各種“墻”上花很多錢,各種奇葩復(fù)雜的材質(zhì)、顏色、造型輪著番兒來。你要是不給他設(shè)計,他還覺得你不專業(yè),不夠用心,太low。
抱歉,看到這個問題我不得不開啟吐槽模式。
其實,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慢慢接受比較自由的狀態(tài),不太喜歡格式化的生活節(jié)奏,況且宅男宅女那么多,這個有一張沙發(fā)一個電視怎么夠。客廳一個電視孤零零的掛在墻上,再配上一套沙發(fā),除了能在沙發(fā)上躺尸+放個電視,除此以外,確實想不到還能做什么用,使用場景非常單一。
再加上,現(xiàn)在很多人的居住需求是從剛需型轉(zhuǎn)為改善型,不是最迫切的解決只需要能“住”的問題,而是解決“怎么住”的問題。客餐廳的生活場景不僅僅是從最開始的吃飯、電視娛樂、家庭聚會、躺尸等。更多家庭更開始側(cè)重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小孩的教育、整體的家庭環(huán)境、生活氛圍的提升等。
所以,怎么在同一空間滿足多樣化的生活場景和需求。
客廳放電視≠需要電視墻,電視僅僅是為了實現(xiàn)某種功能或生活場景的工具。
所以,如果是你家你能不能接受放電視墻,但是沒有電視墻,或能不能接受不要電視?
讀書對于很多人遠(yuǎn)沒有刷個抖音吸引力大,但思想深邃的、見解獨到的、或格局更大的那群人,誰又是讀書少的。所以,這種方式送給那些喜歡讀書和熱愛書籍的業(yè)主。對于隨性的布局方式來說,一成不變的家居格局,顯得極其呆板,就像居住的人的思想一樣,慢慢僵化。
留白,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家里明明只有兩個人,為什么非要買三個大沙發(fā)。可能大部分觀點是顯得太小氣、寒酸和偶爾來客人怎么辦?相對于更熱愛整潔、寬敞的業(yè)主來說,更適合去掉那些不必要的裝飾和累贅的功能,而且,家里有小孩的話,更寬敞的活動區(qū)域,對他/她來說,很棒。
可能兼書房,其實也不是書房,大部分人對書房的理解是一定要有一個獨立的小“隔間”關(guān)起來,其他的統(tǒng)統(tǒng)只能稱為“區(qū)”,閱讀區(qū)、辦公區(qū)...... 可能還是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格局有點小。就像我,辦公時在辦公室用臺式機,在家我我也喜歡打字,用筆記本。記錄很多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感觸或困擾,需要有這樣一個區(qū)域,但又沒有多余的房間時。
客廳還是一個兒童樂園,因為它可能是這個房子最大的空間,或之一。很多人習(xí)慣把小孩關(guān)在他/她那個小小的房間里,有可能是最小的那個房間,因為大部分人都覺得小孩兒沒有“需求”。所以,總有很多得不到重視的小孩,性格怪異、孤僻、不自信、各種壞毛病等等。大部分其實是成長環(huán)境和成年人帶給的
客廳還能滿足各種私人的愛好,在一個不需要太大的角落來一首音樂或一杯咖啡,或一杯茶,或安靜的待一會兒。各有所愛,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私人空間。
客廳也許不需要沙發(fā),也不需要電視,只需要一張大書桌。我想想過很多次,可以在上面做什么,可以跟小孩兒一起畫畫、涂鴉、做游戲、教他寫字、講故事...... 你能想想的各種互動。
除了這些以外,客廳還能做什么,看電影,搭個帳篷、彈奏一首音樂、給小孩兒做個“游樂場”、給父母做個按摩的空間、蒸個桑拿、建個小魚池、種上滿屋的植物、什么都不做...... 不敢在往下想,好像什么都能做,就怕把世界給搬進(jìn)去。
能預(yù)見到會被持反對意見者抨擊或“噴”,沒電視怎么與家人交流,沒有這個渠道怎么跟家人有共同話題,那不亂套了么。沒有電視客人來了怎么辦?顯得多尷尬,大家在一起玩兒手機?互相干斗眼?
我只能說如果因為一個電視阻礙了你的生活,那你確實需要一個電視,如果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連接如此脆弱,那不會是因為電視才斷掉的。就像有了汽車,馬是不是也應(yīng)該“下崗了”一樣。沒人到你家里來是需要看這個電視,他只是想跟你待一會兒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