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鹿 于 2019-4-26 10:41 編輯
任何一個項目樓盤的戶型面積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戶型面積的確定,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項目容積率、樓盤檔次、競品樓盤、市場成交數據、目標客戶需求、房企銷售目標,甚至公攤面積。
下面,為大家深扒一下
三房戶型的各面積段分類
1、多層建筑80㎡以下三房 通常都要通過局部改造(例如封閉陽臺)才能勉強達到2個居住空間加一個工作空間(書房)的使用功能,同時公共空間(客廳、走道)會很大程度的壓縮——這種三房有時候被稱為兩房半,往往要通過贈送面積或者改造才能達到基本使用功能。 2、80-90㎡的三房戶型 能勉強提供兩個居住空間加一個工作空間(房間尺寸較。蛷d通常兼做餐廳使用,衛生間有可能無開窗——這類為緊湊型三房。 3、90-100平米的三房戶型 比較常見的三居室,三個居室空間尺寸適中,書房可以兼作為臥室使用,還可以做到雙陽臺,衛生間能獨立采光通風,餐廳也有可能相對獨立——這類為經濟型三房。 4、100-110平米的三房戶型 其居住舒適度和完善的功能是這類戶型設計的首要考慮。首先是房間尺度,這類三房戶型必須保證各房間床旁設計有足夠的衣柜的尺寸,餐廳、客廳獨立并有較好的尺度,第二,像105㎡以上的戶型還應該出現雙衛設計(兩個衛生間)——這類為舒適型三房。 5、110-120平米的三房戶型 雙衛設計(獨立開窗),各房間有舒適尺度,并充分考慮生活便利性——115平米以上戶型,儲藏空間,主臥進入式衣櫥都會成為常規配置——這類即平時所說的大三房戶型(高檔三房) 6、120平米以上的三房戶型 這種三房戶型已經算豪華了,前面講的都有,只是尺寸更宜居,還有可能出現入戶花園等配置。 以上這些都是指多層建筑的三房面積檔。如果是高層建筑,全部在此基礎上加5平米左右的公攤。
5個決定戶型面積段選擇的關鍵因素
在了解了這幾個三房面積段的分類后,我們再來分析,究竟有哪些因素決定了項目樓盤的三房面積段選擇?
1、項目定位和目標客戶需求 項目定位和目標客戶需求應該是戶型面積段的重要決定因素。因為項目的檔次定位不同,決定了其目標客戶的不同,而不同檔次客戶群的生活習慣、居住觀念,導致其對戶型面積的要求存在巨大差異。 比如80㎡以下和80-90㎡的緊湊型三房,通常對應的是剛需樓盤,尤其體現在房價較高的一線城市。因為這個面積段的三房戶型一般都針對年輕兩代居,是主臥室+兒童臥室+書房的結構。另外,它也是租賃市場很受單身或者年輕無孩家庭熱捧的三房面積段,因此也是投資型住宅的主力。 90-100㎡、100-110㎡這兩個面積段的三房戶型,則主要針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兩代居或有實際需要的三代居。因為家庭人口的增加,對房間功能的需求也相應增加了。 110-120㎡的三房戶型所針對的客戶群又反過來了,一般是兩代居。這類住宅的目標客戶往往經濟實力好很多,出于生活品質的考慮,各個房間的功能會明確很多,盡力做到舒適,即使是偶有作為三代居使用,也不會持久,必然會換四房以上。這種客戶的年齡一般在35-45歲之間,有一定經濟實力,且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空間要求。 多層120㎡以上,高層125㎡以上的三房戶型,對應的當然就是高端盤了。因為這個面積段往往都是講究居住品質的人士首選,而且通常沒有三代居的考慮,因為在130㎡以上已經可以開始選擇四室戶型了。
2、競品戶型和成交暢銷戶型 在項目戶型面積段確定的過程中,競品戶型和二手市場成交戶型對項目戶型面積的確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潛在競爭項目的戶型面積和配比,能幫助項目樓盤弄清整個市場的主力戶型和面積是多少、競爭集中在哪個區間、還有哪些市場空白點。通過對片區潛在競爭項目的戶型區間和比例的系統分析,項目樓盤可以進一步得出意向基本面積區間和戶型比例。 比如經過分析,發現潛在競爭項目的三房面積在80-100㎡這兩個區間,因此,可以初步得出本項目三房戶型的面積區間應該在這個面積區間。 第二,項目片區的三級市場(二手房市場)成交戶型和需求戶型,也將影響項目中三房戶型面積的確定。 舉個例子,通過對某二級城市某片區的三級市場暢銷戶型進行統計,我們發現三房暢銷面積段的下限高于80㎡,那么,原定為80-100㎡的面積區間,就將要因此調高10㎡,變成90-100㎡。
3、性價比 對戶型面積的確定,也與性價比有關。 不同面積段的三房戶型,將會對應不同檔次的樓盤和相應的目標客戶。120-130㎡左右這個區間內,可以選的面積有很多,比如125㎡、128㎡、133㎡等等,那么,同為剛需盤,我的三房面積究竟應該定多大呢? 事實上,從銷售角度講,戶型面積大小決定的還是總價。 列舉城東樓盤對比,我們來算一下總價: 樓盤 | 均價 | 戶型面積 | 總費用 | 城東XX | 6400元/㎡ | 約133㎡ | 85.12萬 | 城東XX | 6000元/㎡ | 約128.71㎡ | 77.23萬 |
同為3房,面積約133㎡需要花去85.12萬元,而在面積約128.71㎡的三房,則要花費77.23萬元。
別小看這點差別,但往往會決定一個家庭購買決策。 因此,項目在確定自己的戶型面積時,也會結合總價進行考慮,這也決定了為什么在同一片區,都是三房戶型,有的是128㎡三房,有的卻是133㎡三房。
4、公攤面積 同一個戶型卻面積不一,還有可能與公攤面積有關。 我們先來溫習一個公式:建筑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而我們購買的是建筑面積,這就意味著:假如兩個樓盤的三房戶型,其套內面積都是一樣的,但假如A盤公攤面積>B盤,這個A盤的三房面積就會偏大。 而層數不同、交通核(電梯間和樓梯)的擺放方式不同、設備管井的大小不同、大堂的面積不一,都可能對公攤面積產生影響。 一般樓層越高,公攤系數越大,公攤面積自然也高。如此一來,即便是套內面積和競品樓盤一樣,但由于公攤面積大,其戶型的建筑面積自然也大,也就可能出現先頭我們提到的,有的三房是128㎡,有的三房卻是133㎡。
5、政策 根據相關稅收規定,90㎡以下、90-140(或144)㎡,以及140(或144)㎡以上這三個面積段,房子所要繳納的契稅標準是不一樣的。這對于三房面積的確定,這也很重要。 當然,除了以上幾個因素以外,項目所處區域城市不同,情況也會發生變化。比如上面的分類舉例,更多是參考一二線城市的三房面積數據,而到了三四線城市,可能會出現140㎡的三房戶型比比皆是。
戶型鑒賞
(B戶型,中間位戶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