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鹿 于 2019-7-4 17:49 編輯
公園二號@所有隨州人:隨州曾隨文化走廊設計新鮮出爐,未來隨州將迎來高速發展
1_副本_副本.jpg (79.54 KB, 下載次數: 1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曾隨文化走廊整體效果圖
隨州是歷史文化名城,綿亙數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蔚為大觀的文物資源,形成了其博大深厚的文化沃土
2_副本_副本.jpg (70.75 KB, 下載次數: 1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隨州市委書記陳瑞峰提出,要將隨州的城市文化宣傳出去,建立世界以遺址串聯的曾隨文化走廊,將隨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發揚光大,建設文旅名城,打造品質隨州。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四大遺址片區:涵蓋擂鼓墩古墓群、安居遺址兩大文物保護單位, 以及葉家山、義地崗墓地兩大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安居大遺址片區范圍473公頃,葉家 山大遺址片區229.89公頃,義地崗大遺址片區322.75公頃,擂鼓墩大遺址片區 1025.74公頃。總用地面積約2051.38公頃。四大遺址保護區所連接范圍,及其周邊擴展1公里范圍。
3_副本_副本.jpg (83.54 KB, 下載次數: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整體定位
結合走廊的重要性與歷史積淀,將它定位為:以豐富的遺址資源為基礎,以大遺址保護與展示為核心的大遺址聚集的文化旅游功能帶,延續歷史脈絡,促進城市發展的,集文化創意產業、旅游服務、商業商務、綜合宜居配套為一體的文化促進城市的品質隨州綜合發展帶。
4_副本_副本.jpg (58.01 KB, 下載次數: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本次規劃形成“一軸四片”的總體空間結構: “一軸”是曾隨文化走廊,是城市的文化之軸、生態之軸、發展之軸、品質之軸。 “四片”是以 “文化+”為核心構架,以四大文化內涵為亮點,以四大遺址保護區為基礎的四大片區,包括以“文化+生態”為核心構架的葉家山遺址保護區、以“文化+老城”為核心構架的義地崗遺址保護區、“文化+小鎮”為核心構架的擂鼓墩遺址保護區、“文化+村落”為核心構架的安居遺址保護區四大片區。
5_副本_副本.jpg (79.17 KB, 下載次數: 1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總體構思
文化之軸:打造展現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的文化聚集帶
展現三千年城市文脈,弘揚曾隨文化精髓。通過復合多元的展現方式,在軸線上集中體現季梁文化、編鐘禮樂文化、青銅文化及曾楚文化的交融,打造展現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的城市文化聚集帶。
6_副本_副本.jpg (107.86 KB, 下載次數: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走廊由東西兩側向城市中部匯聚:在東西兩側葉家山與安居片區建設西周文化體驗片區、曾楚文化體驗片區,在擂鼓墩片形成商周青銅、禮樂文化展示片區,在城區中部義地崗片形成城市文化高地——文化區,現春秋時期與曾楚文化交融的文化特色。
7_副本_副本.jpg (152.99 KB, 下載次數: 1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走廊創新性的采取發掘與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在安居、羊子山、擂鼓墩、義地崗、葉家山地下、廟臺子、西花園規劃七處地下文物博物館,使地下的文物活起來,為民所見。
8_副本_副本.jpg (108.26 KB, 下載次數: 1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生態之軸:打造通山達水的綠色人文之軸
強化“三山合圍,四水入城”的城市景觀風貌,自東向西串接漂水河、涢水至大洪山,構建隨城山-義地崗-擂鼓墩東團坡自然山體保護帶,銜接外圍山水通廊。
9_副本_副本.jpg (85.12 KB, 下載次數: 10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構建大遺址公園觀光帶,沿軸線自西向東形成隨國古都遺址公園、鄂國都城(羊子山)遺址公園、擂鼓墩遺址公園、義地崗遺址公園、西周郊野(葉家山)遺址公園、廟臺子與西花園遺址公園六大文化遺址公園,沿線串聯隨州古城、隨州文化公園等城市景觀精華,形成匯聚城市山水精華景觀的綠色廊道。
10_副本_副本.jpg (82.01 KB, 下載次數: 10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發展之軸:打造產業聚集的功能之軸
構筑由歷史保護到城市發展繁榮的轉換,圍繞文化產業,打造匯集旅游服務、商業休閑、商務辦公等產業集聚的功能之軸。圍繞文化發展上下游產業集群,構建以 “文化+” 為核心的景區、城區、小鎮、村落社區四大產業發展集群。在葉家山形成田園遺址綜合體,在義地崗形成以文化創新創意示范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區,在擂鼓墩形成旅游商業服務區,文化居住匯聚區。
11_副本_副本.jpg (83.33 KB, 下載次數: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以亮點項目帶動片區與軸線建設,青銅之路特色商業街、安居八景等項目,促進片區發展。
發展之軸:打造提升城市品質的策源地
12_副本_副本.jpg (104.91 KB, 下載次數: 10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品質之軸:打造提升城市品質的策源
13_副本_副本.jpg (124.59 KB, 下載次數: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義地崗遺址
以“文化+老城”為構架,以季梁文化為主體,構建隨州文化區。
14_副本_副本.jpg (109.5 KB, 下載次數: 1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對標西安大明宮片區、古羅馬遺址周邊文化城區模式,結合季梁墓遺址、文峰塔遺址、隨州文化公園豐富的文化元素,對接隨州古城,打造集文化研究、文化展示、文化創新、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城市文化區,是城市的文化創新驅動引擎。
15_副本_副本.jpg (158.18 KB, 下載次數: 10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通過增活力、引動力、添魅力三大策略,以文化帶動功能,構筑活力多元的城市公共活動平臺,引入曾隨文化論壇、隨州人講故事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激發老城活力;引入文化創新、展示、旅游產業,配套特色商業、休閑體驗、特色餐飲、特色酒店一系列豐富的服務設施與功能;通過打造季梁博物館等核心項目樹立文化品牌。
16_副本_副本.jpg (75.66 KB, 下載次數: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義地崗片區規劃結構:
17_副本_副本.jpg (77.76 KB, 下載次數: 1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義地崗片區共322.75公頃。規劃西側為特色商業區,酒店、創智商務辦公區。
18_副本_副本.jpg (117.37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中部為義地崗大遺址公園,以遺址保護和展示為動力,形成以展示考古及發掘文物、科普遺址文化、遺址復原展示位主要內容的文化展示區,內部設置隨州音樂廳、隨州美術館、曾隨文化博覽和曾隨遺址風貌文化展示區;東部以遺址、考古文化研究為動力,以隨州考古文化研究、曾隨文化創意工坊為核心,設置曾隨文化研究、考古研究、考古衍生產品研發、文化藝術品創意研發的曾隨文化創意工坊、大遺址創業孵化區。
19_副本_副本.jpg (187.32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20_副本_副本.jpg (76.76 KB, 下載次數: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4 15:12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