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必看】隨州網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發布指南2019,隨州網最新招聘信息
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標簽出爐,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簽?《版主手冊》申請版主的快來喲
查看: 142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惠民之路越走越寬 隨縣“三下鄉”探訪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1-12 1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建縣以來,隨縣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創“全國綠色能源示范縣”。

      14日,全省“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隨縣厲山鎮啟動,隨縣中醫院派出10名醫衛人員、8臺專用設備,4個接診臺前排起免費就診的“長龍”。醫療隊隊長王松說:“3年前,這支隊伍只有5個人,設備簡單,下鄉一天接診不到100人。”

      一支下鄉醫療隊的成長,是隨縣“三下鄉”陣容壯大的濃縮版。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邱立平說:“秉承惠民宗旨,隨縣‘三下鄉’之路越走越寬。”

      從“三下鄉”到“多下鄉”

      連日來,隨縣厲山鎮神農廣場群眾接踵而至。吸引眼球的,是展示在廣場四周的一幅幅精美書畫作品。

      隨縣神農廣場是隨縣送文化下鄉的主陣地,每年都有攝影展、書畫展、歌舞表演亮相。活動次數多了,群眾眼光高了,“老面孔”不能吸引新眼球。這一次,主辦方別出心裁,舉辦隨縣、曾都、廣水三地大型書法美術、詩詞楹聯暨法治文化宣傳交流展,書畫名家現場送春聯。(如右圖)“百余位書畫家獻藝,一共250幅作品。作品多了、品味高了、活動內容多了。”活動主辦方介紹,三地舉辦這一活動,在隨州地區還是第一次,作品數量、參觀人數都遠超往年。作品展出第一天,就有2000多群眾先睹為快。

      隨縣版圖面積居全省縣級市第一,山地、丘陵占70%。以前“三下鄉”,因人員少、裝備差,難免力不從心、顧此失彼,老少邊窮地區常常是“三下鄉”盲區。經常送衛生下鄉的姚春燕回憶說:“一天不歇氣,腿都站腫了,還有村民看不上病。”

      為破解下鄉不足問題,隨縣爭取省直部門支持,組織縣直部門聯動,發動群眾參與,匯聚人、財、物資源向基層傾斜,推動“三下鄉”向“多下鄉”轉變。“多下鄉”多在哪里?

      參與部門多了,“獨角戲”變成“大合唱”。不僅科技、文化、衛生部門下鄉,民政、勞動、教育、社保、環保等所有涉農部門積極聯動,帶動企業、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志愿者自愿參與。

      下鄉次數多了,“走重點”變成“全覆蓋”。2013年,隨縣舉辦各類“三下鄉”活動1842次,比2010年多1026次,全縣381個村,村村走到。

      活動內容多了,政府“配菜”變成百姓“點菜”。過去,“三下鄉”活動只是送文化、送科技、送衛生。如今,根據農民需要,送資金、送物資、送技術、送項目、送發展、送溫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4-1-12 19:36 | 只看該作者
      從“走下去”到“走出去”

      “剛從廣東回來,河南的電話又打來了。”這些天,隨縣食用菌協會秘書長許景聞是個大忙人。他的手機通話記錄里,外地電話比本地電話還多。“以前忙著往下走,現在忙著往外走。”

      許景聞涉足食用菌行業15年,自辦菌種廠,常年為本地食用菌種植戶傳經送寶,日積月累,成為遠近聞名的土專家。近兩年,他的活動范圍擴大了,把隨縣的食用菌種植經驗推廣到廣西、云南、安徽、河南、四川等地。

      像許景聞一樣“走出去”的土專家有多少?三里崗鎮吉祥寺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勇說:“僅我們一個村,就有300多人在外地擔任香菇技術員。”

      要順順當當“走出去”,先得扎扎實實“走下去”。

      4年來,隨縣把農村人才隊伍建設作為農業強縣建設的基礎工程,以生產基地、學校院所、遠程教育站點為培訓平臺,邀請專家授課,開辦“農民講壇”,現場指導技術,把各類實用技術送到農村。目前,全縣建成各類農民技術協會1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681家,2000多名農村實用人才脫穎而出。
2013年12月上旬,隨縣又一輪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開講。生動形象的視頻課件、手把手的現場傳授,送來馬鈴薯標準化栽培、油桃種植、袋料花菇、地栽蘑菇等22項先進農業技術。培訓9天25場,場場爆滿。村民們意猶未盡,紛紛要求多辦幾場。

      元旦前后,一項新工作在隨縣鋪開。搜集100個村的特色工作經驗成果,匯編成“百村百特”案例,以此加強基層組織相互學習、交流、借鑒,推動全縣新農村建設均衡發展。“走下去,請上來,推出去”,沿著這條成長軌跡,隨縣走出了馬鈴薯高產領軍人劉克文、“香菇大王”秦大海、葛根產業“第一人”趙今月、水果種植能手吳祖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4-1-12 19:37 | 只看該作者
      從“軟實力”到“硬發展”

      “炎帝神農故里”,是隨縣遞向世界華人的最亮名片。以這張名片為“龍頭”,隨縣創建4A級景區3家,躍進湖北省“旅游強縣”。回顧旅游興起之路,縣旅游局局長宋成鳳說:“得從送文化下鄉說起。”

      缺專業演員、缺設備、缺經費,縣文體局爭取上級部門支持,配備35萬元的舞臺車,聘請隨州“神州大舞臺”專業演員,文化館拿出“以錢養事”全部經費。20多人的演出隊伍浩浩蕩蕩開進農村,送來戲曲雜技、東北二人轉、魔術等精彩節目,每到一處,村民們把舞臺圍得水泄不通。

      4年來,百余場文化下鄉,激活民間文化一池春水。2013年炎帝故里尋根節期間,隨縣文化廟會盛裝登場,千余民間藝人,80多套演出,為3萬余中外游客送上一道豐盛的民間文化大餐。如今,200余支民間文化團隊活躍在炎帝故里,成為隨縣旅游的靚麗風景,神農吹管、高橋舞獅、義陽大鼓等非遺節目入選湖北“壟上行”,邁出“走出隨縣”的步伐。

      2013年,隨縣馬鈴薯畝產4451.9公斤,第四次刷新全省馬鈴薯單產新高,全縣種植馬鈴薯10萬畝,平均畝產2700多公斤。隨縣馬鈴薯專業技術協會會長劉克文說:“得感謝新技術的推廣。”
幾年來,隨縣“三下鄉”重點推廣馬鈴薯“深溝高壟全覆膜”栽培技術,應對“冬季低溫干旱、春季陰雨漬害”的氣候影響,產出的馬鈴薯個頭大、色澤亮、形狀好,每公斤賣2元以上,供不應求。僅此一項,為薯農們帶來4億多元收入。

      人才百家爭鳴,催生產業百花齊放。隨縣“三下鄉”送技術、送文明、送健康,提高了人口素質和生活質量,以提升“軟實力”助推“硬發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Q|合作伙伴|手機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5-7-26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青青草原伊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5x社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18|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欧洲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的视频|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必看|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