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与“自由思想大会”
1944年,大约有是10月间,一部分同志转入六部,我也是其中之一。六部是新成立的一个部,学员来自敌后和蒋管区,部址在杜甫川口。在这里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系统的整风学习和政策学习。
在三部,我们是中间插入的,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整风学习。在六部,绝大多数的学员都是新到延安的,全部学习完全按《整风文献》有步骤地系统地进行。
《整风文献》这本书,我在1942年秋被调上红岩(南方局)关着门读过三几天(那样闭门读书,是为避免与做公开工作的同志接触),读起来真是解渴,不忍释手。但是由于环境和时间的关系,只是个人伏案阅读,不可能和人讨论,也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联系实际,虽然得益很多,可以说还是一知半解。这次学习,按照粗读、精读,联系实际,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漫谈,讨论,典型报告,检查思想,检查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等等一系列的方法,理解问题确实深刻得多,扎实得多了。
我在支部大会上作过一次典型发言,谈一个现实思想问题,题目叫《转部问题与机遇思想》,写成稿子,像一篇文章的样子,联想到一个人的穷达与机遇的关系,名曰“机遇论”,检查其错误是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作怪。到全部大会作典型报告时就没有我了。
部与部的学习情况交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二部的“自由思想大会”,真是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有什么讲什么。有些从前方回来的干部,看不惯延安的生活,讲出了不少的怪话。如说跳交际舞是“磨肚皮”,女同志戴的列宁帽靠在脑后,说是给她在后脑勺钉一个橡皮钉子,“老子身上有十几个窟窿,还抵不上别人一个窟窿”等等。他们在前线出生入死,风餐露宿,艰苦之至,认为解放区的总后方——延安已经在过享乐生活了。不管是什么话,牢骚也好,错话也好,怎么想就怎么讲,毫无顾虑,倾囊而出。然后从中提出问题交给学员门自己分析,自己讨论,自己解决。最后由领导上作总结,提高和巩固大家的一致认识。这里没有抓辫子、打棍子、戴帽子,更没有“引蛇出洞”,“无限上纲”,连这些名词都还没有发明出来呢。大家心情舒畅,懂得了什么叫与人为善,治病救人,弄通思想,团结同志;懂得了什么叫实事求是。
六部按照二部的方法,但不完全照搬。因为学员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具体做法也就有所不同。我想六部有一个特点,绝大多数学员没有经过“抢救运动”,避免了“抢救运动”的“左”的做法。
我永远不会忘记,想来当年延安中央党校的全体同志也永远不会忘记,当整风学习结束以后,毛主席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作过一次报告,其中有一句话,大意是在“抢救运动”中,把很多同志搞错了,伤害了同志们,同志们受了委屈,我在这里给大家赔个不是!说着就当众行一鞠躬礼。许多同志感动得下泪,我也泫然眼酸,强忍泪水,大家感受到莫大的、无限的安慰,心里的一点积郁,立即冰消冻解了。当我写到这里,毛主席当时的声音容貌又复现在目前,这是永不磨灭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