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種:MIDI:經常玩音樂的人應該常聽到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這個詞,MIDI允許數字合成器和其他設備交換數據。MID文件格式由MIDI繼承而來。MID文件并不是一段錄制好的聲音,而是記 錄聲音的信息,然后在告訴聲卡如何再現音樂的一組指令。這樣一個MIDI文件每存1分鐘的音樂只用大約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于原始樂器作 品,流行歌曲的業余表演,游戲音軌以及電子賀卡等。*.mid文件重放的效果完全依賴聲卡的檔次。*.mid格式的最大用處是在電腦作曲領域。*.mid 文件可以用作曲軟件寫出,也可以通過聲卡的MIDI口把外接音序器演奏的樂曲輸入電腦里,制成*. mid文件。
第五種:WMA:WMA (Windows Media Audio) 格式是來自于微軟的重量級選手,后臺強硬,音質要強于MP3格式,更遠勝于RA格式,它和日本YAMAHA公司開發的VQF格式一樣,是以減少數據流量但 保持音質的方法來達到比MP3壓縮率更高的目的,WMA的壓縮率一般都可以達到1:18左右,WMA的另一個優點是內容提供商可以通過 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方案如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 7加入防拷貝保護。這種內置了版權保護技術可以限制播放時間和播放次數甚至于播放的機器等等,這對被盜版攪得焦頭亂額的音樂公司來說可是一個福音,另外 WMA還支持音頻流(Stream)技術,適合在網絡上在線播放,作為微軟搶占網絡音樂的開路先鋒可以說是技術領先、風頭強勁,更方便的是不用象MP3那 樣需要安裝額外的播放器,而Windows操作系統和Windows Media Player的無縫捆綁讓你只要安裝了windows操作系統就可以直接播放WMA音樂,新版本的Windows Media Player7.0更是增加了直接把CD光盤轉換為WMA聲音格式的功能,在新出品的操作系統Windows XP中,WMA是默認的編碼格式,大家知道Netscape的遭遇,現在“狼”又來了。WMA這種格式在錄制時可以對音質進行調節。同一格式,音質好的可 與CD媲美,壓縮率較高的可用于網絡廣播。雖然現在網絡上還不是很流行,但是在微軟的大規模推廣下已經是得到了越來越多站點的承認和大力支持,在網絡音樂 領域中直逼*.mp3,在網絡廣播方面,也正在瓜分Real打下的天下。因此,幾乎所有的音頻格式都感受到了WMA格式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