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熊行發 于 2014-11-24 07:52 編輯
湖北省隨州小林鎮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最早革命發源地之一,是隨州境內第一個建立黨組織、組建工農紅軍隊伍、成立紅色政權——地方蘇維埃政府的地方。小林兒女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一,農民自發組織抗捐稅、打土豪:
早在1917年春,小林鎮就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祝林店(現小林鎮祝林店村)一帶農民為抗繳軍餉,由喻大炮和楊老么為首領頭,提出:“天下窮人是一家,鏟除不平興中華”口號,組織數百人的“黃綾會”,與地主武裝激戰大頭嶺、擊傷斃敵30多人,相繼攻破壁壘森嚴的草店三道河’柯家寨‘,處死劣紳柯介之的家屬10余口,‘黃綾會’一時勢不可擋,接著他們攻打了幾個較大的土豪劣紳莊園,將沒收的財物分給農民。
1923年秋,小林鎮祝林店一帶天旱無收,張家新灣農民張大會組織“白綾會”,抗捐稅、打土豪、開倉放糧、賑濟災民,襲擊了祝林警察分局,活捉警察分局司儀王忠軒,并斬首示眾。
二,成立(隨州)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祝林黨支部:
1925年,馬列主義開始在豫鄂兩省交界小林一帶傳播,1926年,共產黨人周德宣在小林祝林店金秀峰學堂成立“農民問題研究會”,吸收陳安武、高貽久、周臨川入黨,成立“祝林黨小組”,周德宣任組長。1926年10月,祝林黨小組改為祝林黨支部。
1926年7月,中共祝林黨小組將“農民問題研究會”成員編為宣傳隊,分頭到“紅槍會”(地方武裝)中做宣傳工作,協商成立紅槍會聯合總部事宜,經協商各個首領同意聯合行動。不久,祝林、小林、宋灣和八角樓等4個紅槍會首先成立聯合總部,后打破省界,與信陽縣高梁店“紅槍會”商定,成立鄂豫邊“紅槍會”聯合總部,推舉陳安武為總指揮。聯合總部成立后,一舉擊退淮河店、草店和高梁店國民黨團防局的聯合進攻,顯示出團結對敵的巨大威力,士氣大振。1927年1月,在中共祝林支部的因勢利導下,“紅槍會”聯合總部改編為祝林農民自衛隊,由陳安武任大隊長,周臨川任副大隊長,高貽久為常駐高梁店聯絡員,下設10個鄉中隊,有隊員1000余人。1927年3月,草店和淮河店團防局偷襲祝林店農民自衛隊總隊部,陳安武指揮農軍堅守炮樓,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然后趁敵不備,沖出北門,斃傷團防局100多人,繳獲步槍20余支。
三,組建隨州第一支工農紅軍——‘工農革命軍祝林大隊’
1927年9月,祝林店農民自衛隊總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祝林大隊,大隊長陳安武,黨代表周德宣,下轄祝林、小林、淮河、宋灣、高梁店(在信陽境內)5個中隊,共800多人。工農革命軍的建立,為武裝起義準備了基本力量,實現了領導、建制和行動三統一,在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1928年4月11日,敵十九軍一師二團的兩個營開到草店、宋灣一帶,“清剿”工農革命軍并占領了祝林店,祝林店支部在周家寨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祝林大隊分散行動,開展游擊斗爭,伺機殲敵。周臨川帶領兩個中隊,誘敵一部進入祖師頂一帶;周德宣帶領兩個中隊,將另一部分敵人引向周家寨方向;陳安武帶領一個中隊和兩個農軍大隊乘機收復祝林店,恰在這時,豫南的工農革命軍圍攻信陽城,敵一師二團奉命前往解危,祝林地區的局勢得以緩和。1928年10月初,劉時舫和余勛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九軍第二總隊到達祝林店與祝林大隊會師。中共隨縣縣委部分成員在祝林(高莊)召開會議,總結武裝斗爭的經驗教訓,并確定新的斗爭方向,會議決定整頓和擴大工農革命軍,開辟桐柏山游擊根據地,準備堅持長期游擊戰爭,推舉劉時舫為縣委書記,希望盡快同上級或友鄰地區的黨組織取得聯系。會后,工農革命軍第九軍第二總隊進行整編,余勛任總隊長,劉時舫為黨代表,除保持祝林大隊原建制外另成立一個直屬隊,共有400多人。在七八月份的大規模“清剿”中,祝林根據地也有很大損失,但組織機構仍然健全。這次重整旗鼓后,很快引起敵人的警覺,隨縣清鄉委員會把祝林列為重點“清剿”區。敵第一師三團進駐草店、王子城一帶,協同各保衛分團“清剿”工農革命軍。同時,隨縣成立黨務整改委員會,重新登記國民黨員,恢復或重建區黨部,加緊對地方的政治統治。10月中旬,工農革命軍襲擊了淮河店、出山店等地的保衛團武裝,補充了一批武器彈藥,很快在祖師頂、玉皇頂一帶打開局面。23日,隨縣總隊獲悉草店保衛分團在祝林店一帶抓走農軍家屬70多人,直屬隊火速趕往營救,工農革命軍攻占了祝林店和大善寺,救出全部被抓人員。農軍武裝在反“清剿”中得到鞏固和發展,并開辟了以祖師頂、玉皇頂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
四,鄂北秋收暴動首次起義中心地點——小林鎮
“八七會議”后,鄂北被列為全省秋收暴動的重點地區,中央和省委先后派張學武、李富春、寥劃平、陸沉、王一飛等到鄂北領導“秋暴”工作。鄂北的“襄、棗、隨三縣可靠之農民共有數萬”,“比較是隨縣好,暴動亦多希望”(《湖北農民暴動經過之報告》1927年11月)。因此,他們決定隨縣率先起義,以此帶動鄂北地區的全面暴動。而隨縣縣委根據當時的形勢,將首義地點定在吳山,正當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時,吳山地區形勢發生了陡然變化,縣委于吳山王家油坊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吳山起義暫緩舉行,趁隨東敵軍空虛將首次起義的地點改為小林祝林店。
1927年10月4日,縣委領導王靜宇、阮芳皋、余勛等星夜趕到祝林店,傳達縣委武裝起義的決定,并作了緊急部署,工農革命軍祝林大隊和各農民自衛大隊的1000多人分別于八角樓和七里沖集合,兵分兩路,襲擊祝林店和高莊的團防武裝。6日夜,陳安武和余勛帶領工農革命軍3個中隊及兩個農軍大隊,進攻祝林店團防局和警察分局。農軍趁天黑摸營,一槍未發就繳了警察分局的全部槍械。接著又圍攻福音堂團防局,大部分團丁繳械投降,起義軍一舉占領祝林店,在戰斗中,活捉警察分局局長吳竹如,擊傷團防局團總劉炳山。駐扎在大善寺的草店團防局武裝聞訊,連夜逃竄,農軍乘勝追擊,又攻占草店。與此同時,周臨川和吳國凡同志帶領工農革命軍的兩個中隊及三個農軍大隊,包圍了設在高莊的淮河店團防局,敵人閉門死守使戰斗僵持不下,革命軍改從后山突破,斃敵20多人,活捉后洪卿等3人,拿下高莊,隨后又占領淮河店。10月中旬,祝林地區的殘敵基本掃清,兩路農軍在祝林店會合,召開慶祝武裝起義勝利暨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會場設在西門外河灘,有工農革命軍、農民自衛軍和當地農民參加,祝林店黨支部書記周德宣莊嚴宣布,祝林區革命委員會正式成立,選舉易斐軒任主席,陳安武(又名文朗)任副主席,同時成立祝林店、小林店、淮河店、八角樓、芝麻山等12個鄉分會,阮芳皋代表上級黨組織在會上講話,祝賀祝林暴動一舉成功和隨縣歷史上第一個工農政權誕生,要求祝林地區的黨組織和農軍繼續戰斗,保衛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并不斷擴大武裝割劇區域。在祝林店福音堂掛起了“祝林區革命委員會”的牌匾,從此革命軍控制區的一切權力都統歸革命委員會。祝林武裝起義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廣大貧苦農民,要求參加革命隊伍的情緒空前高漲,祝林工農革命軍大隊很快擴充到7個中隊,隊員增加到1500多人,各鄉革命委員會還成立有一、二百人的農軍基干大隊,東至信陽黃家寨,南至草店,西至天河口四十里沖,北至桐柏月河店,方圓600多平方公里3萬多人口的隨縣第一塊工農武裝割劇區域迅速形成。取得了反“清剿”斗爭的勝利。 五,誕生第一個工農紅色政權——‘祝林區蘇維埃政府’, 1930年3月14日,根據信陽中心縣委的指示,周德宣同志在肖家畈主持召開軍民大會,宣布成立祝林區蘇維埃政府,由高貽久任主席,王方甫任副主席,同時成立祝林、小林、高梁店、八角樓、徐家新廟等17個鄉蘇維埃政府,負責組織生產、調處糾紛、懲治土豪劣紳,實行土地改革,保障軍隊供給等項工作。鄉蘇維埃下設聯村農民革命委員會,由村民選舉產生,其職能是:
1、管理幾個村、灣的行政事務,籌糧、籌款,保障軍需;
2、主持土地改革工作,沒收土劣的土地及祠堂廟宇公產,打土劣,分浮財;
3、組織農民自衛軍參加剿匪、支前等工作,維護社會治安。
祝林蘇區總面積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過4萬。蘇維埃政府建立后,廣泛發動群眾批斗土劣,為土地改革作好準備。半個月內,僅祝林、高梁店、八角樓、徐家新廟等4個鄉蘇維埃就批斗土劣數十人,有六名罪大惡極者被公審后處決。蘇維埃還強制地主豪紳減免租課和高利貸,農民情緒因負擔減輕而普遍高漲,要求參軍的近千人。
1931年4月,根據信陽中心縣委的決定,中共祝林特支改為特別區委,仍由周德宣任書記,高貽入、周臨川任組織委員和宣傳委員。同時,工農革命軍祝林大隊改編為工農紅軍桐柏山游擊大隊,周臨川任大隊長,周德宣任黨代表,以下編為5個中隊共300多人,各鄉都建立了赤衛隊,聯鄉農民自衛大隊仍然保留。 祝林蘇區處在鄂豫兩省交界的桐柏山區,長期孤懸敵后堅持斗爭,在鄂、豫、皖蘇區的反“圍剿”斗爭中起到了牽制敵人的作用,也為紅二十五軍北上川陜和紅二十八軍西進桐柏山游擊戰爭創造了條件。
六,小林兒女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對于祝林蘇區的創建,國民黨地方當局恨之入骨,意在撲滅迅速增長起來的革命勢力。立即成立‘隨縣團防整理委員會’,縣長朱明善兼任委員長,恢復各區、鄉保衛團,擴張地方反動勢力,縣保衛團辦公室主任李亞楠帶著150多人,竄到祝林、宋灣一帶協助恢復保衛團。工農革命軍祝林大隊得知消息迅速插入宋灣西南地區,于大山沖埋伏堵擊敵人,殲敵60多人,并乘勝追擊攻克草店,李亞楠丟盔卸甲逃回縣城,恢復保衛團的陰謀計劃一出籠便在祝林遭到打擊。 大革命失敗后,隨縣境內的各派反動勢力聯合起來,組織強大力量,對共產黨人和革命隊伍實施瘋狂的鎮壓和圍剿,小林鎮祝林(當時祝林設區)農軍開展了反“清剿”斗爭,俗血奮戰收復了祝林店,隨即‘隨縣農民運動宣講團’團長敖魚美同志帶領宣傳隊上街安撫民眾,被偽裝成農協會員的草店團防局兵痞打傷數人,農軍聞訊立即出動,將搗亂的人全部抓獲。為打擊土豪劣紳的囂張氣焰,農軍總隊查抄了惡霸地主羅元亨、后洪卿等6家財產,收繳長短槍十多支。祝林地區的活動引起了敵人的警覺,駐隨(縣)棗(陽)地區的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二軍第六師師長蔣世杰派二團寇振幫營圍攻祝林區農民協會,將農運宣講團長敖魚美等3人俘去殺害。隨后農民自衛軍奮起還擊,一舉收復祝林店、小林店、宋灣等地。
革命活動地址:
1926年,在小林祝林店‘金秀峰學堂’成立“農民問題研究會”并成立“祝林黨小組;
1927年10月,在小林祝林店福音堂掛起了“祝林區革命委員會”的牌匾;
1930年3月14日,根據信陽中心縣委的指示,周德宣同志在肖家畈(河南境內、小林鎮東部)主持召開軍民大會,宣布成立祝林區蘇維埃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