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道路交通平安年建設活動動員會議要求,根據《全市道路交通平安年建設活動實施方案》,市規劃局、市住建委、市城投公司、市工商局、市物價局、市財政局6部門將通力合作,推動道路平安建設。改善老城區交通狀況,解決城區通行能力不足問題。
打通和改造易堵路段
打通漢東路、清河東路等斷頭路,續建季梁大道、延伸解放東路,改造涢水一橋。
改造瓶頸路口,提高通行效率。對黨校路口、香江路口、南關路口等進行拓展改造。同時,降低安全島的高度,方便行人和自行車過街。
增設兩處人行過街設施
增設人行過街設施,實現人車分流。
策劃建設青年路大潤發路口過街設施。青年路即將成為貫穿城區東西的重要通道,加之大潤發、齊星花園、五眼橋市場人流密集,應在該路口增設人行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實行人車分流;
策劃建設解放路電信路口過街設施。該路口位于鹿鶴市場與解放路商業街交會處,又緊臨中心客運站,人流車流擁擠,交通秩序混亂。應增設該路口的人行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實行人車分流。
中心客運站盡快搬遷
大力推動公交優先,方便廣大市民出行。
搬遷中心客運站。中心客運站位于老城區,導致城外大部分客運車輛不斷進入城市中心區域,增加了老城區道路擁堵,應按照《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的要求,盡早實行搬遷。
建設一批公交樞紐首末站和港灣式停靠站,確保方便安全出行。設立出租車臨時停靠點。2015年上半年,在城區的解放路、烈山大道、漢東路等開展出租車臨時停靠點試點工作,下半年全面推開。
配套建設一批停車場
多管齊下,完善配套一批不同形式的停車場,有效解決老城區停車難問題。
老城區所有的商場、市場、銀行、學校等都要擔負起自我解決停車問題的責任,按照一定的配建標準,全面開展清欠補足專項整治。凡挪用配建停車場的必須恢復停車功能,還庫于車,其不足部分應由單位出資,政府集中組織配建。在老城區解放路中段和烈山大道南段以“小型多點”為主,分散建設一批公共停車場,緩解公共停車設施不足的矛盾。
規范摩托車專用道和停放點
將摩托車(電動車)專用道拓展至城區有條件的主干道,并完善相應的硬件設施。
將漢東路、清河路建成集摩托車走專道、規范停車于一體的城市管理示范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