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過敏高發季,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甚至引發哮喘,不容忽視。此前美年健康互動小程序也特別上線了過敏測試,截至目前已經產生了千余例有效數據,我們對數據進行了脫敏分析,發現:超過46.85%的測試者具有不同程度的過敏,其中超過5%的測試者過敏程度達到中度及以上。 研究人員依據結果總結出4個注意點,我們將在下文中逐一分析,并在結尾給出預防過敏的建議。 01 日常中皮膚過敏最為普遍 在所有過敏的結果中,皮膚過敏的占比排在首位,超過了50%;其后依次為藥物過敏與呼吸道過敏,兩者占比總和約為30% ;最后則是食物過敏與其他過敏。 皮膚過敏常見癥狀為皮膚發紅、發癢及紅腫,包括飲食、吸入物、氣候、接觸過敏物因素等都有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此外,化妝品和護膚品也非常容易刺激皮膚引發過敏,對于易過敏體質者,應當盡量選擇帶防敏字樣的產品。 02 開花季需警惕呼吸道過敏 開花季節時,花粉和楊柳絮是導致呼吸道過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呼吸道過敏這項數據中,通過篩選發現有接近37%的測試者在春季會受到花粉和楊柳絮的影響,引發呼吸道過敏。 這里推薦一個實用的辦法:帶口罩出行,保護臉部的同時防止吸入花粉、楊柳絮! 03 有過敏家族史的人過敏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提取所有有過敏遺傳史的數據后,發現近乎八成的數據中都出現有不同程度的過敏癥狀,其中約36%集中在皮膚過敏,剩余的64%以不同比例分布在藥物過敏、食物過敏和呼吸道過敏之中。 這也印證了過敏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它是一類受多基因遺傳和環境因素影響的免疫性疾病,只要父母有一方是過敏性體質,那么孩子是過敏體質的概率比普通人要高很多。 04 非過敏體質對紫外線同樣敏感 在本次測試中,還發現約有35%的人雖然測試結果為非過敏體質,但對紫外線仍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容易產生不良反應。相對于紫外線過敏的異常光變態性反應(免疫性反應的一種),這種不良反應對皮膚同樣有危害,需要引起注意。 所以,無論你是否是易過敏體質,建議外出時都要盡量做好防曬哦~
分析完以上結論和論據后,這里也有一些預防過敏的建議和措施,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建議易過敏人群在專業的體檢機構進行過敏源檢測,可幫助自己做好區分和遠離,避免因為不小心接觸到過敏源引起過敏。生活中比較普遍的幾種過敏源有: ☆吸入性過敏源 花粉、柳絮、塵螨、真菌孢子、動物皮毛、甲醛、油漆等; ☆接觸性過敏源 金屬、橡膠、化妝品、護膚品、皮毛、化纖、染料、殺蟲劑、洗滌劑等; ☆食物類過敏源 海鮮、雞蛋、牛奶、花生、水果等; ☆藥物/其他過敏源 青霉素、頭孢、解熱鎮痛藥、鎮靜催眠藥,還有一些中藥注射劑、血清制品、疫苗等,都可能導致過敏;其他的如紫外線等也會引起皮膚過敏。 然后是從運動、飲食、日常衛生方面預防過敏,通過鍛煉身體、飲食調理來調節身體的免疫力,做好日常衛生和皮膚護理來降低過敏風險,最大程度上保護自己免受過敏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