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市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尤其是進入秋冬季節以來,醫療機構接診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病例出現大幅度上升的現象。網絡報道也顯示,近期“肺炎支原體”一度沖上熱搜,全國多地醫院出現較多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多以兒童為主。
一、什么是肺炎支原體?
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廣泛分布自然界,其中肺炎支原體屬于支原體的一個類別。75%酒精和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均可以殺滅肺炎支原體。人群對肺炎支原體普遍易感,但好發于5歲以上兒童和青少年。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全年發生,秋冬季是感染的高發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達到高峰。
二、肺炎支原體如何傳播?
肺炎支原體感染者和病原攜帶者是傳染源,肺炎支原體傳染性強,潛伏期較長(1~3周),潛伏期內至癥狀緩解數周均有傳染性。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時的分泌物中均可攜帶致病病原體。肺炎支原體還可能發生糞-口傳播和空氣氣溶膠傳播,以及通過接觸帶有支原體病原體的衣服、浴巾等物品的間接接觸而傳播,但是此種傳播途徑傳染的概率較低。
三、肺炎支原體感染有何癥狀?
肺炎支原體感染表現為發熱、厭食、咳嗽、畏寒、頭 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表現,一般咳嗽比較劇烈,而且在發熱退后咳嗽還可能繼續1-2周。輕癥患者及時規范治療預后較好,部分患者會受治療不及時、不對癥或自身健康狀況等因素影響而發展為肺炎甚至重癥肺炎。
四、肺炎支原體感染如何治療?
由于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頭孢,這類抗生素都是以細胞壁作為靶點,因此對肺炎支原體完全無效。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目前為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首選治療藥物。因此,如果出現發熱伴有劇烈咳嗽,應及時就診,盡快查明病因,規范治療,切忌自行盲目用藥。
五、肺炎支原體感染怎么預防?
目前還沒有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1、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好口罩防護自己。
2、咳嗽、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衣袖等遮擋,將用過的紙巾丟入帶蓋垃圾桶中。
3、注意手衛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清潔洗手。如果沒有流動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雙手。
4、流行高發季節,注意室內通風,每次通風不少于30分鐘,以保持空氣新鮮。
5、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增加身體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六、學校、托幼機構如何應對肺炎支原體感染?
兒童是高發人群,為避出現聚集性感染,學校、托幼機構應當落實以下措施:
1、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和報告等制度,發現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應及時為學生佩戴口罩并與家長聯系,帶學生就醫或回家休息,期間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和進入公共場所。
2、教室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維持空氣新鮮。
3、做好日常消毒,保持環境清潔,保證洗手設施、洗手液或香皂等衛生用品充足。
4、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掩口鼻;觸摸扶手或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后,一定用流動水洗手。
5、做好教師、學生和家長的肺炎支原體防控的健康教育工作,學生身體不適及時上報、不帶病上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增強體質,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來源:隨州疾控
|